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以“绿色、智慧、活力、共享”为办赛理念的成都大运会,智慧元素、科技元素在赛场内外随处可见。
北京时间7月27日4时0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由生态环境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7月12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在此次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我国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6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7亿吨,累计成交额109.12亿元,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当前,随着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出现,AI开始具备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能力,AI大模型出现通用性强、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递减等平台性技术的显著特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高地”,整个AI行业呈现出“百模大战”的格局。
研究表明,一部废旧智能手机包含多种有价值的材料,黄金含量约为0.015%,银含量约为0.3%,铜含量约为20%—25%,可再生材料含量约为40%—50%,此外还有铂、铝、钯等。
记者近日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多部门多措并举开展“智慧助老”行动,让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养老”变“享老”。
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
记者7月4日从中国科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机器人产业前沿成果和最新展品将集中亮相。
7月4日晚,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这是当天上午,科技日报记者提前到大会特色活动之一的精品主题展探馆时,在腾讯展台所见到的微信刷掌支付场景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