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未来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医学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在分诊问诊等临床咨询阶段,利用模型与患者进行交互,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并形成初步意见,再将其交给专业医生进行最终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因为信息收集不充分、患者主诉不明确等问题带来的误诊和漏诊。
以色列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结合生物学、化学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创新方法,用于治疗癌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控制释放杂志》上。
2023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于1日至5日举行。参展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拓海外市场前景光明,将继续扩大产业布局,加强合作,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技术和产品,扩大中国品牌海外知名度与市场份额。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41.5%,数字经济日益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数字消费、智能制造、5G应用等数字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一批批数字产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日前,在HICOOL 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分舞台,30余个获奖项目和优秀项目同台路演,为创业者提供与投资机构零距离对接的机会。路演现场,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细分领域的项目团队轮番登台,硬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备受关注。
近几个月来,奇瑞、长安、理想、岚图、长城等多家车企纷纷宣布大模型上车,其中既有自研大模型的,也有与百度、华为、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合作落地大模型的。不过,在车企高唱着大模型将重塑行业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大模型上车存在着“过热”情况,其商业化前景目前尚不明朗。
算力,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小到手机、个人电脑,大到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算力正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成为像水、电、燃气一样的公共基础资源,提供“即取即用”的社会化服务。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因高效便捷而被广泛使用,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但是由此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计算实验室提出了新的知识模型“知识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型专家系统,通过与深度学习的结合,尝试突破现有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