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近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纷纷行动,从优化营商环境、缓解招聘用工难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不同角度发力,力挺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助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募机构“逐鹿”海外市场,境外子公司的产品条线也愈加丰富。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
将于4月10日至1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各项指标将全面超过第二届,释放出提振消费信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景区游人如织,交通运行繁忙,多措并举之下,各行各业都渐渐“忙起来”“热起来”了。
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精准发力,为广大经营主体纾困赋能。
当下,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在优先位置。
近两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与助企纾困紧密结合,累计帮扶企业11.5万多家,助力企业提升工业产值超过140亿元。
资本市场的多项数据显示,各路资本正加速涌入高端制造、新能源、硬科技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