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操作利率分别为1.8%、2.5%,均与前值持平。
中国人民银行7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方面,《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注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面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等多重要求,必须平衡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发展关系。
4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落实《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征信市场布局;修订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特点,完善差异化的分类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10日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及《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方案》,决定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文件有哪些看点?将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相继披露2023年年报和社会责任(ESG)报告。报告显示,国有大型银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绿色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六大行绿色信贷规模达17.90万亿元。同时,六大行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跨境电商、海外仓……近年来,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外贸重要的稳定力量,同时也对跨境金融服务提出差异化需求。据了解,为更好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各银行强化政策引导,加大信贷投入,加速产品与服务创新。
对于基金行业来说,信任是开展业务的起点,而构建信任需要制度做保障。只有在良好的公司治理、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衡有效的风险控制以及基金参与各方的利益捆绑机制的保障下,才能真正做到以投资者利益为先。这是监管部门强力推进的方向,也是行业正在发力的地方。
踏青赏花、户外徒步、品尝美食、体验民俗……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繁花盛开的春日美景映衬着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消费市场一片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