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金融监管,正成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发力重点之一,各种创新举措频出。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地金融监管局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科技创新的澎湃大潮、经济转型的切实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未来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万能险结算利率迎下调。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多家险企接到监管部门通知,自2024年1月起,万能险结算利率将调整至不得超过4%,6月或降至3.8%,部分规模较大及风险处置机构需降至不超过3.5%。
“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网红”黑龙江蔓越莓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火爆的“农业大摸底”,各地纷纷晒出自己的“隐藏款”特产。四川鱼子酱、甘肃南美对虾、重庆淡水澳龙、山西大闸蟹、上海崇明藏红花……这些新土特产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让不少本地人惊叹“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车主充电需求也大量增加。目前,多地正加速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完善设备网络布局,以提升充电服务的经济性和便捷性,更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
过去一年,消费新热点层出不穷,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更丰富的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日前,2024年首单券商百亿规模债获批,为国联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80亿元公司债。回顾2023年,受股权融资受限等因素影响,券商发债数量和发债规模均明显提升。Wind数据统计,2023年共计有73家券商发行债券规模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34%。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瞄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需要,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2023年,我国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为支撑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奋战全年经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