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琼北平原仍然郁郁葱葱,车子驶离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东线,开始在平坦的乡村道路上穿梭,视野里会有大面积稻田掠过,刚刚收割后的稻田裸露着一片 枯黄,这是四季常绿的海南少有的颜色。车窗外的景色提醒我们,这一带应该是海南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在琼海市和定安县的交界区域,我们在一个叫青天村的村庄停下车来,目的地到了。胡育才是我们要采访的人,他的身份是琼海市大路镇青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退役回乡做了一位新农民
“我是青天村人,1991年12月参军入伍,在广东罗浮山服役,1994年12月退伍又回到了青天村。”胡育才说,回到村里不久,就进入村委会,担任团支部书记。
脱下一身戎装,胡育才又回归到农民队伍行列。不过,经过两年军旅生涯,在部队大熔炉里淬火后的他,不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人生见识都非比从前,在青天村这个农村的小天地里,应该算是一个新农民了。所谓的新,就在于他的视野和思维都足够宽阔。他要立足青天村的沃土,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金长银。
回乡后,经过对土地、气候等相关条件的调研分析,胡育才决定自己在旱地引进种植番石榴,经过3年多试种,他引进的台湾珍珠番石榴获得成功,这种热带水果很快就成为青天村的摇钱树。后来,他又引进莲雾和槟榔,在他带领下,全村种植莲雾200多亩,槟榔7000多亩,村民们又找到了可以赚钱的新路子。直到现在,这些热带经济作物,成为青天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当初,胡育才引进这些新品种时,村民们大多采取观望态度。在很多乡邻们看来,当兵回来的胡育才就是瞎鼓捣,村里明明只能种植甘蔗和水稻,怎么能种植那些看上去不靠谱的东西?当胡育才引进、种植成功并赚了钱,大家才觉得这事还是挺靠谱的,也跟着种植起来。
“种给乡亲们看,带着乡亲们干,最后乡亲们自己都愿意干。”胡育才说,村民对新品种、新事物都很保守,尤其不愿意去冒险尝试,自己这么多年只好勇当青天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7年,胡育才村民们被推举为青天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
不能让村里的水田撂荒了
青天村位于琼海市北部,属于琼北平原粮食主产区。村里土地一半是旱田,一半是水田,每年两季水稻生产占据粮食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丧失劳动能力,村里撂荒的水田越来越多。
2010年,村两委换届,胡育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看到撂荒的水田,他感觉自己的心里也长满了杂草,一种痛楚难以述说。他自己带头种好自家的水田,不断尝试引进水稻新品种,希望用自己种植水稻获得的更好收益,引领村民们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2013年,胡育才跟3位退役战友一起成立了琼海志才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58户村民加入成为会员。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种植水稻800亩,由于品种单一,市场价格不高。第二年,与海南大学农科院合作,引进优良品种热香2号。这是青天村头一回试种香米品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斤,单价卖到5元一斤,收成和效益都非常可观。
为了鼓励合作社社员安心种植水稻,合作社免费为社员发放种子,并优惠提供机械作业服务。比如,插秧、收割、翻地等机械化作业,对合作社社员优惠20%。胡育才自己还开办一家稻米加工厂,为社员提供脱粒、脱皮等加工服务。在合作社示范带动下,青天村一些撂荒水田被社员租种,水稻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
要帮助青天村的每一户乡亲增收致富
“水稻是粮食作物,粮食价格通常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水稻种植的收益也不会大起大落。”胡育才说,种植水稻对村民来说,就是一个解决温饱的饭碗,饿不死也撑不着。要想让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必须因地制宜引进一些经济作物,才能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种植番石榴、莲雾、槟榔等这些非粮品种,目前已经成为青天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毕竟,受限于土地资源,这些非粮品种只能种植在旱田。对于一部分村民来说,所拥有的旱田有限。胡育才就动员、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利用水田轮种冬季瓜菜。
海南地处亚热带最南端,四季皆可种植瓜菜。相对于广大内陆来说,海南的冬季瓜菜是整个内陆市场上的反季蔬菜,这是上苍赐予海南的黄金时间,这一时间海南产出的瓜菜无形之中就提升了附加值。“一直以来,村民们都是少量种植一些瓜菜,自产自用。”胡育才说,青天村现有常住人口512户共1952人,15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村两委引导村民利用海南的气候禀赋,不辜负青天村的每一寸土地,大面积种植冬季瓜菜,有效地实现了增收富民。
2017年以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投入加大,青天村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速度加快,村民参与度也大幅提升。青天村村民在稳步增收的同时,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为了助力村民可持续增收致富,村镇联手每年在农闲时节举办多种培训班,包括种植养殖技术和家政服务培训,与时俱进更新村民的自身技能,开阔村民增收致富的视野。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胡育才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互联网已经普及了,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上网,但是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网上增收致富的案例还停留在新闻的阶段,大家只是看看而已,需要有人带领大家去尝试。胡育才将村里退役军人组织起来,遴选出23位战友成立了青天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作为乡村振兴的人才载体,采取互帮互带的方式,一位退役军人帮扶一个农户,带动多个农户,实现一个退役军人增收致富,会有至少一个农户甚至更多农户,也跟随实现增收致富。
2020年,青天村引进中农谷业公司前来投资一家现代化养猪场,该养猪场占地100亩,年出栏雷香猪20000头。青天村以村集体100亩土地入股,去年分红35万元。去年,青天村村民人均收入16800元。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