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附近,定安县雷鸣镇的一片宁静之地,坐落着一家独特的西施农场。这个乡村旅游胜地不仅是一个小众的休闲好去处,更是退役军人王卓十多年心血的结晶。在这里,我们有机会听王卓讲述他的人生故事。
王卓,出生于1971年,来自湖北襄阳。1989年3月,他抱着锻炼自己的初衷,毅然决定参军入伍,来到了海南。作为海南建省后的第一批入伍人员,他在海口市武警支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艰苦环境磨砺战斗意志
1989年,海南刚刚建省不久,各方面设施还在建设中,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很差,当王卓跟随部队来到海口时,心里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果不其然,由于海口市武警支队基地还在建设中,他们这批武警连训练都必须到临近海口的定安县,借助其他部队基地进行。一直在定安县训练了7个月后,他们才调回海口投入工作,王卓主要负责海口市海秀路路段的巡逻。
一开始,武警支队并未给他们配置摩托,巡逻只能由两三人组成一组徒步进行,王卓每天都要走上十几公里,还要关注周围是否有不法行为发生,给他们体力和精神都带来不小的挑战。
由于基地仍未建设好,武警支队100多号人只能住在海口市金盘工业区的厂房里,生活有诸多不便。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年时间,大家才住上基地的房子,虽然只是草屋,但王卓心里不免多了些归属感。
有了基地后,武警支队开始以班为单位划地,让大家在业余时间自由养殖和种植,产出的肉和作物多用作内部消化。那段时间,王卓自己就种出过1000多斤蔬菜,或被动或主动地了解了不少各种农作物相关知识,为他后面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一场猛烈的台风席卷而来,武警支队的草屋全部被毁,大家不得不重新回到工厂,过上打地铺的日子。作为第一批武警中服役时间最长的人员之一,王卓直到2000年退役前,才有机会住进整洁宽敞的正规宿舍。而当时与他同一批次的武警基本已经离开,没能和大家一起住上新宿舍,成了王卓心底小小的遗憾。
退役就业坚守个人原则
退役后,王卓本想接受安置回到老家湖北襄阳生活,回乡后却被告知当前安置岗位紧缺,几年前的退役军人都没有得到安置,如果要等待分配的话,估计要等待几年时间。
王卓果断回到海南自己找工作,在一家光盘公司做接待,平常负责公司后勤,有客户到访时服务客户。
这份工作对王卓来说难度不算高,但很考验做事的细心程度,鉴于出色的服务态度和退役军人较好的形象风貌,2005年,王卓获得升迁,担任公司工厂的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管工人生产。
就任新职位后,王卓依照自己的理解,对工厂内部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用以提升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向心力。他提出过很多为工人谋福利的建议,如改善伙食、让工人拥有更安全的生产条件等等,这些建议让王卓受到麾下工人的一致拥护,改革后的工厂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同时增加了公司对工厂的投入,这让公司许多管理层对王卓有所不满。
“可能因为我是部队出身,很多观念都和那些管理层不同,为工人的事情,我和他们吵过很多次,最终也是因为理念不合选择离开。”尽管公司董事长也劝过王卓很多次,只要他肯服软,这份高薪的岗位仍然属于他,但王卓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
打造自己的生态农场
2010年,离开光盘公司的王卓,凭借对农业的一腔热忱,开始谋划自己创业。在对市场进行调研后,他选择到曾经作为新兵训练地的定安县,租下120亩地建设农场,用来养殖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东山羊。
虽然小时候也养过羊,但当王卓真正开始独自养殖东山羊后,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开始是东山羊患病,王卓曾经用西药去给东山羊治病,可西药虽然能把羊的病治好,却附带了厌食的副作用,吃过西药的东山羊在一段时间内食欲会下降,还会出现胀肚子现象,不易于东山羊健康成长。
这个时候,王卓想起了曾经听说的羊可以通过吃百草治病的说法,于是开始试着用鱼腥草、山楂、金银花等中草药为自己养殖的东山羊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后来,王卓便一直坚持用中草药为东山羊治疗和预防疾病。
2011年,王卓养殖的东山羊迎来了产仔期,他又碰到了新的难题。要想做长远的生意,产出的羊崽就只能卖公羊,要把母羊留着以后继续产仔扩大羊群规模,这样一来资金就难以周转。
当教师的妻子很支持他,好几年都一直在用工资帮他支付工人工资和养殖饲料支出。在妻子帮助下,王卓撑过了创业最困难的三年。
2015年,王卓的羊群已成一定规模,为了提升农场产品的多样性,他开始养殖鸡、鸭、鹅等禽畜,同时他还开垦了30多亩地种植瓜菜,并把禽畜放养在里面捉虫吃草,用它们的粪便给作物做底肥。
生态种植养殖方式养出的禽畜和种出瓜菜质量都很不错,但王卓一直在农场专注生产,忽略了给这些新产品找销路。这个时候,还是妻子站了出来,辞去工作帮王卓打理产品销路。
为了感谢妻子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付出,2019年,王卓依据妻子微信视频号的名称:羊场西施,给农场取名为“西施农场”。
夫妻二人齐心协力,西施农场各项事务进展飞快,东山羊存栏数量扩充到800头,禽畜扩充到3000余只;销售方面,西施农场产品的输出从曾经的一周一次慢慢变成一周三次,再到后来每天都有产品销售到海口市场。
农场养殖规模扩大后,西施农场开始开放更多岗位雇佣当地的农民,现有10位固定员工,临时用工达800人次/年,带动退役军人创业就业5人。
2021年,西施农场被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1年度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王卓告诉我们,这几年农场里陆续种植了桑葚、莲雾、橙子、红心石榴、百香果等水果,并办过几次采摘活动,反响很不错,他打算继续朝着这条路走下去,把西施农场打造成乡村旅游、学生研学的好去处。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