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孙浩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到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他曾是一名退役军人,21岁时选择投身军旅生涯,在多个岗位上历练出卓越的才华。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离开部队。孙浩向我们揭秘了这个决定背后的故事。
除了军旅生涯,他还展现出在动画制作方面的才华,曾获得广州军区的奖项,让我们见识到他的多才多艺。
当然,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他在厨房设备工程行业的专注和智慧食堂数字海南的构想。他是如何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挥所长?对行业的未来又有怎样的展望和思考?
在后续的采访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话题,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孙浩形象。
二度参军,终圆军旅梦
孙浩,一位出生在湖北的年轻人,从小他就立志参军服役、考取军校,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2008年,孙浩高考军校失利,但他并未放弃。他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初次军校考试失败,他还有机会通过参军入伍再考军校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命运似乎在考验他的决心。第一次入伍考核,孙浩并未顺利通过。这次的落选让他倍感失望,但父母的鼓励与支持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选择在武汉继续学习,并成功考上大学,还选择了当时颇为时髦的电子商务专业。
2010年,当学业即将结束、工作在望时,孙浩再次接到了老家的征兵通知。心中的参军梦想再次熊熊燃烧起来,他面临着一个在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抉择,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尽快进入社会工作分担父母的压力,还是以大学生的身份抛弃学业,成就进入部队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
在当时,电子商务领域正在迅速崛起,淘宝网首届双十一的成果更是令人振奋,孙浩毕业后前景也许很广阔。相比之下,以21岁的年龄入伍,在年龄上、竞争力上都没有优势,学了两年的专业不仅用不上,还会与时代脱节甚至被荒废。
“按照当时的规则来说,那一年如果不去当兵,这辈子都当不了兵了,所以抉择之后我还是选择入伍,而现在看来,这个当时很纯真的追梦决定改写了一生。”孙浩说,正是因为入伍来到海南服役,他才有机会与这里结缘,并在这里发展创业。
2011年初,入伍仅40多天的孙浩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新训标兵。他与老兵一同巡回演讲,激励大家扎根军营、安心服役。这一年,孙浩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抓住机会进入机关政治部宣传科成为一位新闻报道员;同年,广州军区开展了动漫作品创作比赛。孙浩凭借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动漫制作技能,以海南三沙警备区成立为主题创作了动漫作品《时刻准备着》,荣获广州军区的大奖。这一荣誉进一步证明了他的才华和努力。
退役创业,重返海南岛
2012年年末,两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孙浩回到了湖北老家。虽然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军旅梦,但他深知,军旅生涯已经给他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烙印。回到家乡后,他打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陪伴年迈的父母。然而,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他们鼓励孙浩不要被家乡束缚,勇敢地走出去闯荡。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孙浩新的勇气和动力。
2013年3月,孙浩重新踏上了前往海南的旅程,选择在海口发展。彼时,海南开始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各项政策不断出台,孙浩第一时间就想到旅游餐饮住宿这一刚需,想着海口旅馆和酒店的数量多,便与亲友合伙创办了一家酒店用品有限公司,做的是酒店用品一站式生意,销售从锅碗瓢盆、床上用品、洗漱用品、餐具厨具等一系列用品。
孙浩此前从未涉足过这个行业,加上产品种类繁多,而且手上毫无客户资源。创业初期充满波折,许多旅馆和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供应商,将自家的产品推广出去比想象难得多。
在创业初期,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首个铺面的选址刚刚确定,城市就开始修建快速路,店铺门口竖起了长长的围栏,出入变得不便。经过一年的苦苦支撑,他们不得不选择搬迁店铺。
回忆起那段经历,孙浩深知创业的艰辛。他说:“当时我对公司经营的许多规则和规范都不够了解,走了很多弯路。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或许不会选择在离开部队后立即创业。”
技术革新,让制造变智造
经营了几年酒店用品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经过细心观察,孙浩注意到,这种纯贸易经营模式没有技术含量,很难形成核心的竞争力,如果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做出改变。
2015年,孙浩接触了厨房设备工程后,觉得是个小行业,就寻思着将酒店用品与厨房设备一起做。2018年,孙浩彻底放弃了酒店用品业务,将原公司海南老兵智造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改名为海南名厨智造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开始专注在厨房设备工程领域。
厨房设备工程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领域,专注于为10人以上的用餐场景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行业涉及食品卫生、空调制冷暖通、环保、建筑消防、电梯特种设备以及弱电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在满足基本的用餐需求外,还需要考虑到中西餐、鲁粤川湘等各种不同的烹饪方式和口味。
在这个领域,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是一个挑战。由于客户需求多样化,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形成,同时服务质量也难以统一控制。这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总之,厨房设备工程就是一个低频长周期、标准不成体系、行业服务质量也难以控制的行业。
“行业挣钱看周期红利,企业挣钱看专业能力。”在商业世界里,行业的兴衰有其周期性,而企业的成功则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孙浩深知,既然错过了行业的黄金时期,那么他必须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专业能力,用心去做好每一个细节。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孙浩每年都会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向行业内的优秀前辈学习,与他们交流心得,吸收他们的经验。同时,他也与行业内的优秀伙伴进行合作,共同研发和进步,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翻开名厨智造的画册,可以看到全电厨房、食品安全示范食堂、军事单位标准化厨房等专门针对各种类型客户提供了一系列专业的解决方案。
“从老兵智造到名厨智造,我们对外不再明示老兵品牌,不是我们丢掉了老兵情怀,而是激励团队以更专业的名厨智造精神来践行老兵精神。”孙浩感慨地说道。
在2018年的一次外地展会上,孙浩有幸首次了解到了智慧食堂的概念。他深入研究发现,这种系统具备解决传统食堂面临的效率低下和人工成本过高等诸多痛点的潜力。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并不多,这使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他深知,这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核心竞争力。
自那时起,孙浩便带领团队四处学习,汲取行业前沿的知识与技术,并开始投入人力和资金,结合市面上已有的智能厨房设备产品构建出名厨智造的智慧食堂模型,进行一些智慧厨房设备和智慧食堂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经过团队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开发出了能够记录并重现厨师全部操作步骤的智能炒菜机、能够自动处理炒菜油烟的油烟一体机,以及线上智慧食堂管理系统。2022年,公司也凭借该系统成为海南领先的厨房设备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名厨智造的智慧食堂模型分为前厅和后厨两个模块,前厅以线下自助结算设备+线上AI智能系统的组合,可4秒完成菜品计价,并能够通过菜品构成为顾客提供健康饮食相关建议。后厨以智能烹饪设备+人工辅助的形式,保证高效、高品质出餐。这套模型大幅提高了食堂运转效率,并可减少食堂50%的人工成本。
截至目前,名厨智造在全国已经服务过1000余家单位,间接为超过100万人提供了智慧就餐。同时有效带动1500余位百姓、退役军人通过入股共营、技术合作、劳务输出等形式就业创业,其中退役军人100余人。他们还率先引入ERP系统,用信息化的方式优化管理施工环节提高效率的企业,比较早地推出商用厨具行业消费与银行等机构合作,重建了行业的一个新的生态金融场景。
当谈及未来,孙浩满怀激情地表示,他们所打造的智慧食堂目前还只是第二代版本,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设想了一个更加智能化的食堂,包括使用无人运输设备,如传送带或无人小车,用于后厨到前厅的传菜,提高效率并减少人力成本。此外,他还提到校园和医院等场所可能会利用无人机为学生或病人提供外卖服务,这是未来餐饮配送的一种可能趋势。
孙浩还强调了人工智能AI在智慧食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AI技术,食堂可以更好地分析顾客的用餐习惯和口味偏好,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同时,打通供应链的前端和后端也是他关注的重点。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食堂可以更好地管理食材的采购、库存和物流,确保食材的新鲜和质量,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餐饮体验。
听着孙浩的描述,一幅幅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智慧食堂画面在我们眼前缓缓浮现。这不仅令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让我们相信智慧食堂将会成为未来餐饮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