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入伍历练、打拼致富、回馈家乡,寥寥16个字,便可概括胡硕敏半生的历程,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退役军人,也是一位仍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创业者。
胡硕敏来自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军普村委会花丛村,他的父亲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受父亲的影响,胡硕敏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去当兵。
1984年,胡硕敏入伍加入海军南海舰队服役,担任后勤兵种。在海军航空兵部队,他除了参加日常训练外,还参与了许多生产工作,有时还需要离开部队去帮助老百姓割水稻和砍甘蔗。
尽管胡硕敏开玩笑说“那时候傻傻的,听指挥去做各种事情,从没考虑过退役后的方向”,但我们能够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他对那段军旅生涯的自豪和无悔。这段经历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还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存重压下苦苦打拼
1998年,胡硕敏从士官身份退役,回到陵水老家。当时陵水是全国的贫困县之一,经济环境很差,还刚巧面临全国下岗潮,本来胡硕敏被分配在县工商局,报到后没有岗位只能挂名在那里,没有任何薪资。
眼看分配的工作没了着落,胡硕敏一下感觉自己的人生脱出了轨道,他必须尽快寻找工作维持生计。带着这样的念头,胡硕敏到海口谋求发展机遇。一开始他四处打杂工,为了减少支出睡过楼顶,后面为了稳定选择做保安,但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保安工资低,主观能动性也不强,就算他在岗位干到退休金也不高,便辞去这份工作另做打算。
没过多久,他看见陵水各种公司里用的桶装水比较多,便花钱开了间桶装水店,每天开车四处送水。工作虽然比保安要繁忙,但好歹手上赚到的钱还过得去。
“你做这个卖水的挣不了什么钱的,不如去做销售,可能还有点前途。” 2001年,在一位朋友推荐下,胡硕敏去三亚一家建筑涂料公司当销售业务员。经公司培训后,胡硕敏穿上西装,戴上领带,拿起了公文包,但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干。
为了做成第一单业务,胡硕敏用一个退役军人的执拗劲,往一个小区跑过二十几次。前几次拿着资料连客户的面都没见着,就被打发走了,到最后就连客户都佩服他的意志力和诚意,同意选择他们家的服务。
贵人相助 紧攥发展机会
做了四年建筑涂料销售,胡硕敏认识了一些装修公司的朋友,想着装修涉及的客户面更广,便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2005年,胡硕敏进入一家装修公司工作。从前期业务获取到后面装修监督需要全程服务,他注意到公司只接大单,看不上小单,就把小单接过来自己做。2008年,他和朋友开了一家装修公司。虽然这次创业体量很小,连装修设计师都得找前公司的人接外单,但收入上要比打工多得多。可这次创业也只持续了1年多,便因为双方合作起了分歧不欢而散。
2012年,胡硕敏接到一位老客户电话。对方看重他退役军人的品质和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邀请他帮忙去陵水英州镇接手并运营一个农贸市场。
这位老客户斥资购入了这个规模庞大的农贸市场,然而市场的内部情况却复杂得令人咋舌。鱼龙混杂,甚至有黑社会的身影在其中出没。面对这样一个烫手山芋,市场上的其他人纷纷退避三舍,不敢轻易接手这个棘手的前期工作。
但对于胡硕敏来说,有机会回到家乡去干一份工作,胡硕敏自然是铆足了劲儿。有本地人的身份做基础,有公司派遣的员工做人手,还有他多年跑业务练就的沟通技巧做桥梁,胡硕敏的前期工作推进还算比较顺利。但开始运营时还是免不了碰上麻烦。
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性格普遍直爽,这也意味着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胡硕敏深知这一点,他坦言:“在处理一些事务时,如果沟通不当,很容易引发大的矛盾。”特别是在收取摊位费这样的敏感问题上,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市场的混乱。
为了确保农贸市场的平稳运营,胡硕敏运用了自己多年跑业务练就的沟通技巧。他首先与市场商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通过温和的方式进行沟通,必要时还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市场的秩序。
胡硕敏强调,管理好农贸市场并非易事,这背后离不开政府、村委会和母公司的支持。“正是有了这些力量的支持,我才能够做好农贸市场的管理工作。”他回忆起那段时光,感慨万分。
尽管管理农贸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运营成功后带来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胡硕敏只需每月上缴几万元给母公司,其余的收益则由本地团队自行分配。在管理市场的七年时间里,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为自己和团队赢得了可观的收益。
凝聚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公司打算把农贸市场推倒搞房地产开发,胡硕敏不打算接触房地产生意,便离开了公司。
在那段时间里,胡硕敏考察了百香果产业,发现这种水果在市场上极为畅销,于是他产生了从事百香果种植的想法。然而,具体的计划和发展方向仍不明确。年底时,一位退役战友邀请他去参加海口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创立仪式。
在交流中,他发现很多退役军人与自己当初一样,对于就业选择和创业方向感到迷茫和困惑。这一发现让胡硕敏深感自己作为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他意识到,自己的创业不仅要实现个人的成功,更应该为退役军人和家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当时我就想清楚了,我身为退役军人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自己的创业肯定要用来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助家乡的居民增收。”
明确目标后,胡硕敏立即着手选品工作。他从广西的商人那里引进了钦蜜9号百香果种苗。这种百香果品种富含18种微量元素,甜度高达18-22度,是一个经过市场检验的优秀品种。
2020年11月,胡硕敏创立了华雅(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开始在家乡本号镇附近租了700亩地,全部种上钦蜜9号百香果,并招募团队进行百香果的培植、管理、销售工作,种植和采摘则雇佣周边村民打短工。
胡硕敏秉承饮水思源的理念,广泛招募邀请退役军人参与公司发展,为退役军人增设工作岗位,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然而天不遂人愿,胡硕敏的百香果产业发展赶上了海南疫情严重的防控期,连照顾百香果的工人都难招到。等到防控形势稍有缓解时,又连续遭遇了几次台风灾害。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一夜之间损失了几万斤的果实,许多精心培育的百香果在成熟前的关键阶段不幸受损。这让他既感到愤怒又无奈。
到了2023年,百香果的病虫害问题开始凸显。尽管胡硕敏的技术团队竭尽全力进行防治,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胡硕敏的公司已经亏损了几百万元。
面对接连的打击和资金压力,胡硕敏并没有气馁。他告诉我们,他打算将百香果的种植规模适当缩小,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管理水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尽管风雨仍未停歇,但他坚信彩虹总在风雨后。他相信通过调整策略和持续努力,能够克服当前的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