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戎耀党旗之|韩彦华:把责任和真情融入精准帮扶

戎耀党旗之|韩彦华:把责任和真情融入精准帮扶

陈皮网
2024-09-19 13:44:23 阅读数:3254
韩彦华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担任五指山市南圣镇牙南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9月获评五指山市第三届“五指山好人”,2021年6月荣获“2021年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2月,韩彦华刚熟悉地方工作不久,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便带着感情与责任来到了单位定点帮扶村——五指山市南圣镇牙南村,在这里,他又多了一个第一书记的新身份。

来到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区,正值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召开期间,走进明亮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此次采访对象——海南省工商联商会协会处一级主任科员韩彦华。

韩彦华是河北石家庄人,199812月入伍,201811月从战略支援部队转业。作为一名航兵,先后于四川凉山、海南文昌服役20年,参与执行3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荣立3次三等功、荣获军级机关“优秀机关干部”。转业到地方后,他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担任五指山市南圣镇牙南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20209月获评五指山市第三届“五指山好人”,20216月荣获2021年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脱下军装不久,融入驻村工作

“我这人比较善于组织协调,转业的时候就想在新的岗位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转业后的韩彦华,负责商、协会党建工作。20192月,韩彦华刚熟悉地方工作不久,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便带着感情与责任来到了单位定点帮扶村——五指山市南圣镇牙南村,在这里,他又多了一个第一书记的新身份。

刚到村里,韩彦华心中充满了对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美好憧憬,可现实情况却让他差点打起了退堂鼓。当地居民以苗族为主,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他一时间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临时借住在帮扶的贫困户家里,狭小的房间只能放下一张床,没有电视,网络信号也很差吃饭也要去到5公里外的镇上,那里有一家快餐店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既无助又彷徨。

可是,一看到村民们为了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每天起早贪黑却所收无几,韩彦华心里又难受得说不出话来。虽已脱下军装,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却一直鞭策激励着他,想到组织对他的期望和嘱托,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他怎么能让自己当“逃兵”呢?韩彦华下定决心,要在新的岗位上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要带领村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追求更有品质的幸福生活

夯实党建基础,推动产业发展

要想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做到知民情、尊民意、解民忧,韩彦华十分明白打牢群众基础的重要性。为了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民同吃住、同劳动,话家常、交朋友,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中午、晚上村民都在家时走访了全村47417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6704人。在了解村情民意的过程中,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困难,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很快就融入牙南村这个大家庭。

刚驻村时,韩彦华发现有一名村两委干部长期离职,导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他积极培养吸纳年轻退役军人参与驻村工作中来,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而后筹资30多万元对牙南村委会进行升级改造,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图书活动室、资料室、党员之家、党建长廊等,并协调新建新春村文化室;通过抓实“三会一课”和各项组织生活,规范村干部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时刻确保了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成事,极大地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公信力,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

村内人居环境脏乱差,好多村民在家里养猪、养鸡,人畜混居致使道路上经常有牲畜粪便,工作队和村两委为此很头疼。韩彦华组织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必须拆除,动员村民将猪和鸡搬迁到橡胶林或槟榔林里养,拆除的猪圈按照 50/平方米来进行补贴。经过大家齐心协力,拆迁了全村农户家里的猪圈和鸡舍,每个月组织开展一次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清理村内卫生死角,村委会为全村每户及小卖店配备垃圾桶,并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在不懈努力下,牙南村由过去的脏乱差村,变成了南圣镇卫生最好的村庄之一,获评“省级卫生村”和五指山市“文明村庄”。

韩彦华先后推动养鸡场、五脚猪养殖场和新春蛋鸡场建设、投产,规范奔内树仔菜合作社管理,盘活闲置大货车等资源;推动牙南岗农家乐项目运营管理,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0.96万元;协调解决村集体300亩土地租金过低问题,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开发光伏公益岗位,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针对牙南村生态移民搬迁新春村的实际情况,与水云居签订共享农庄合作协议,发展特色苗家长桌宴,接待旅游团队为村民创收,出租公路边19间铺面,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开办特色餐饮店,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增收,确保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绝不放弃难啃的“硬骨头”

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可韩彦华也遇到了让他犯难的贫困户。

“这是我来了以后遇到第一个最困难的事情,为了这个事我想破了头,充满了挑战,而且这不是个例,像他这样的人有一批,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韩彦华回忆

在牙南上一村,有这么一帮醉鬼懒汉,整天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全镇最出名的“老赖”“醉酒公”黄某,经常纠集像他一样的懒汉在家喝酒,没有东西就向政府伸手要,“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韩彦华作为黄某的帮扶责任人,第一时间带领工作队和村委会想尽各种办法帮扶他,结果都不行。“书记,你就不要管他了这种人不值得没救了。”村里很多人纷纷劝韩彦华放弃。

经过讨论,韩彦华和队员们一致认为,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人的振兴,越是难啃越不能灰心。最终工作队决定跟黄某打持久战,采取车轮和疲劳战术,轮流去他家做思想工作,一天走访5次以上,有时甚至达9次之多,专挑吃饭时间上门监督喝酒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劝导和督促,黄某减少饮酒之后,韩彦华开始劝说他去合作社务工,面对黄某的各种理由搪塞,韩彦华向他提出:没有车就开车送你去,没有水就买水给你喝,身体不行就只干半天,只要你愿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黄某实在找不到借口勉强答应下来,从最简单的拔草开始,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逐渐习惯了树仔菜合作社的工作,领到工资后更有动力了,还带领平时和他交好的几个醉鬼,一起到合作社务工,通过劳动收入增多,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后来韩彦华综合考虑其身体和连续务工情况,和村委会协商给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

“志智双扶”铺就人才振兴发展之路

2020年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村集体合作社和群众的农产品严重滞销。韩彦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帮助更多的村庄和村民,他把附近贫困村同甲村的土鸡、南圣村的龙须菜和牙南村的树仔菜及茄子等农产品打包起来一起销售,通过省工商联的平台,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燃眉之急。驻村期间,韩彦华不断联系商会、协会及各大酒店,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全面推动消费扶贫,确保收入稳定。2019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3.7万元,2020年在克服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9.78 万元,确保了稳定脱贫。

“说句实在话,你为村民做实事,你帮他卖点菜卖点啥,他不一定感激你,但你要帮他把孩子给教育了,他就肯定感激你。”韩彦华发出感慨,既要扶“志”也要扶“智”。

推动消费扶贫的同时,韩彦华也将商会、协会等社会资源引入教育扶贫,组织开展“一帮一”结对教育帮扶活动项目和一系列公益爱心助学活动。韩彦华协调商会、民营企业与贫困学生家庭签订帮扶协议,按月资助助学金,并帮助毕业大学生就业,先后捐款66.36万元帮助了92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9名大学生实现就业;协调企业为村内孩子捐赠校服、募捐图书;走访学校和逃学厌学家庭,与学生家长、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动态监测学生在校情况,帮助解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厌学学生重返校园、适龄儿童因无户口不能就学等问题。除了村里的学生教育,韩彦华也组织贫困户定期观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加强农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训,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加强,牙南村就这样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才振兴发展之路。

在聊到教育扶贫成果的时候,韩彦华露出了欣慰、自豪的笑容,19我去的时候村里只有1个大学生,现在每年平均能有10个,去年有10个,今年好像14了,我现在已经在教育这块打出一个品牌

    如今韩彦华已结束驻村工作,回归原来的工作岗位,指导、引导商会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党建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更多的公益事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20773.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