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戎耀党旗之|梁永朝:激活南罗村旅游经济的引路人

戎耀党旗之|梁永朝:激活南罗村旅游经济的引路人

陈皮网
2025-05-20 11:13:45 阅读数:5
2004年退役,回到了南罗村,2010年,村委会换届,梁永朝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车出那大镇一路向东行驶,约7公里左右,我们在路旁的一个村落停下车来。这里便是儋州市兰洋镇南罗村,梁永朝是南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罗村人,1999年参军入伍,离开南罗村到广东珠海武警支队服役。2004年退役,又回到了南罗村。”梁永朝开门见山。

南罗村有常住人口1300多人,村里主要产业是橡胶种植,全村橡胶种植面积达12000多亩。退役回到南罗村后,梁永朝也干了父辈们干过的老本行,橡胶育苗、种植橡胶、割胶,成为橡胶种植的产业工人。

胶水的产量相对比较稳定,但是胶水价格却随行就市,而且连年走低,“出的力每年都差不多,卖的钱却越来越少。”梁永朝说,没办法,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他自己也去儋州市打零工。

村委会换届,他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2010年,村委会换届,梁永朝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身份变了,想法就要跟着变了。”梁永朝说,不是说当了村委会主任就多么了不起,但实话实说,自己确实觉得肩上有了沉甸甸的担子。

“以前,只要考虑今年多打些零工,多挣点钱,让一家人吃穿不愁就可以了;现在就不能这样轻松了,要考虑全村人的生计问题,好多以前没考虑的事情,都要认真、仔细去思考了。”梁永朝说,虽然还是南罗村,还是这1300多口人,总得理出个头绪来,让大家都能走上一条奔小康的富裕路。

南罗村要怎么发展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呢?改变种植结构,不现实,因为橡胶树是受国家政策保护的树种,种植后不能随便砍伐,村里大部分土地都种植了橡胶,没有多少土地可以改种其他作物了。

南罗村地处那大镇和兰洋镇之间,西距那大镇7公里,东距兰洋镇4公里,对于两个镇来说都属于近郊。南罗村周边有莲花山4A级景区,散落着莲花寺、松涛水库、兰洋温泉、天香木兰园等旅游景点,是大部分游客去往这些旅游景点的必经之地。能不能让外地游客在必经之地落脚,给村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入呢?循着这个思路,梁永朝与村委会一班人马开始专门调研,并认定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

梁永朝开始引导村民做旅游生意。一方面,他和村委会成员动员村民开办农家乐、土特产专卖店;另一方面村委会专门腾出500亩土地,搞起一个葡萄园种植葡萄。经过试种和遴选,最后只种植阳光玫瑰和七叶葡萄两个品种。

“选择这两个品种,是因为成熟期不同,可以拉开档期。”梁永朝说,我们搞这么一个葡萄园,并不是把葡萄当做农产品,而是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从2015年起,我们每年都要搞一个南罗村葡萄采摘节,吸引周边市民带着孩子来南罗村亲子游,同时也吸引着前往周边景点的外地游客,在路过南罗村时落个脚,吃顿农家饭,采摘一下葡萄。”

一个小小葡萄园,一下子激活了南罗村的旅游经济,随着在南罗村落脚的游客流量增多,南罗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变成一个名声在外的乡村旅游景点了。

走对了路子,就要吃好这碗饭

只有一个葡萄园太单薄了,必须丰富南罗村的旅游产品。村委会又腾出有限的土地,分别种植了100亩地瓜、200亩沃柑。同样,地瓜和沃柑并不是原始意义的农产品,而是南罗村的旅游产品。这样,到南罗村参与旅游体验的不仅一个葡萄采摘节了,陆续又有了地瓜采摘节、沃柑采摘节,南罗村自有的旅游产品多了起来,采摘时间也间隔有序。

“靠周边景点的过路游客落脚,那是蹭流量;靠我们自有产品揽客,这是我们的自有流量。”梁永朝说,两种流量一叠加,村民就集体开始获益了,南罗村的口碑和品牌也就打造出来了。

为了真正打造出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品牌,南罗村开始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评分体系,内容包括男女平等、勤劳致富、文明饮酒、远离私彩、厉行节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卫生整洁、移风易俗等,每一项都有具体的细则,共60小项,每月评分一次,每季度进行奖励公示,设立红黑榜,把优秀者和落后者一并张榜公示。

乡村治理体系给南罗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不仅是村容村貌变整洁了、变美了,村民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南罗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海南省3椰级旅游乡村景点。

据不完全统计,南罗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8000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20771.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