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戎耀党旗之|高荣杆:带领东星村走上小康路

戎耀党旗之|高荣杆:带领东星村走上小康路

陈皮网
2025-05-20 11:10:31 阅读数:6
2007年,退役后在三亚工作4年的高荣杆,回村参加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当选了村委会委员,从此便把身心投入到东星村的大事小情上。从治保主任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将14年的韶华奉献给东星村,带领村民走上小康之路。

通往东星村的道路,是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容两辆车对向通行,道路两侧种植的三角梅,迎风摇曳,构成一幅漂亮的山村图。茶余饭后,三五个有说有笑的村民在路边或悠闲地散步,或在村中的休闲点聊天。

“路通了,干什么都方便了,村民的农产品也更好卖了。”谈起东星村的变化,高荣杆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他说,这几年政府投入大了,东星村的变化也大了,道路硬化了,村庄亮化了,环境提升了,老百姓心里也敞亮了。

高荣杆是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东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我们此行要采访的兵支书。2007年,退役后在三亚工作4年的高荣杆回村参加了村换届选举,当选了村委会委员,从此便把身心投入到东星村的大事小情上。从治保主任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将14年的韶华奉献给东星村,带领村民走上小康之路

修通村路,让东星村从田头通向外面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昔日东星村村民对家门口黄泥土路的切身感受。“我在外面打工时,每次回来都会对村路发愁。只要一下雨就是出不去进不来的状态,回来只能把车停在村口,再换上雨靴一步一步慢慢挪回家。”高荣杆回忆起当初的情境,不禁感慨。

2009年,“村村通”工程开始在东星村实施。一条长16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要将东星村委会和下属5个自然村串联起来,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政府投资修路,本来是要给村民解决出行难问题,但在修路之初,还是遭遇了不少难题。很多村民对于自家庭院和门前屋后种植的树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修路避免不了要推掉一些院墙、砍掉部分树木。

“村村通公路规划好了是3.5米宽。这个标准就不能随意改变,不然每家每户都要求缩窄门前道路,我们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但是也不能强制推倒,只能通过不断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高荣杆说,那段时间他和村干部天天在村民家里磨破了嘴皮子

政府修路带来的好处,村民们有认同的,也有始终不肯让步的。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修路要砍掉自家的七八棵菠萝蜜树,对多次上门的村干部不仅不给好脸色,甚至还动手打起人来。无奈之下,高荣杆来海口市区,找到老人打工的儿子,年轻人很容易被说服,并主动回村劝说家人,带头砍倒了那几棵拦路的菠萝蜜树。

东星村及其余5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经过高荣杆及村党支部一班人反复沟通协调,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村内也真正实现了“户户通”。目前东星村全村硬化路面26公里多,其中2010年完成16公里,2011年后完成10公里多。

发展产业,带动村民稳步增收

伴随着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伸向东星村的田间地头,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村民买卖农产品也有了便捷的通道。东星村地处海口市郊区,村民大多靠种植瓜菜谋生,过去,瓜菜成熟要靠肩挑背驮送到市场去卖现在菜园旁边就是水泥路,货车可以直接开到菜园,省时省力。

只有产业上了规模,才能稳定增收。一心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高荣杆考察论证了多种途径后,觉得还是要依靠现有资源,把适宜东星村种植的农产品做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才是比较靠谱的出路。他带领村民成立了经济合作社。结合东星村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瓜果种植和林下经济。

东星村地处羊山地区,属于丘陵地带,且天然缺水高荣杆2007年回村后,便把自家的甘蔗地全种上了槟榔。随着海南中小糖厂的不断关停和槟榔价格的不断上涨,他的槟榔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现在已有将近20亩。为发展农业种养,村里先后建起了8口抗旱水井。每口水井可供300到400亩土地用水,为村民扩大种养规模提供基础保障

“我们村目前有槟榔园3000来亩,进入丰产期的有六七百亩,一亩槟榔大约收入12000至15000元。预计在3年内所有的槟榔都能有收成,到时候村民的收益能大幅提升。”高荣杆谈起槟榔种植的前景,显得有些兴奋。

远处的槟榔林里,一群群小鸡正在追逐、觅食。在高荣杆带领下,东星村村民大力种植槟榔瓜菜,还做足林下经济这篇文章,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在槟榔林里养鸡,实现树上树下都能赚到钱。曾经路不通水不畅穷山沟东星村,如今已是瓜果飘香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整治土地,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差不多都是老年人。”高荣杆尴尬地说,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年轻人参与进来。没有年轻人参与,农村就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尴尬情况,一些农户的土地撂荒了。

2021年开始,东星村开始大规模整治撂荒农田,当年就完成土地整治600多亩。“我们计划整治土地4000余亩,需要连续整治4年。”高荣杆说,东星村已经成立联合合作社,合作社隶属于全体村民。整治工作由合作社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好的土地,由合作社负责经营,承包出去或者自行耕种,都由合作社说了算,土地收益归合作社所有。

东星村依托特色产业的稳步发展,不仅盘活耕地资源,而且还出现了年轻人慢慢回流的喜人景象。“不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还有一些大学生回乡创业。”高荣杆说,年轻人回乡创业眼界高,选的项目多是经济效益好的种植养殖品种,比如山茶油、反季节瓜菜什么的。

通过整理土地,东星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日益提高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300多人现已全部脱贫。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20769.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