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一间间满是生产菌菇的厂房,一口口满是饲养龙虾的池塘,充满童趣的蘑法生态农场,迎来送往一批批体验研学的中小学生,这是海口新坡镇仁南村近三年发生的巨变,也是驻村第一书记邢健的乡村振兴经历。
对症下药,强化党建提升基层服务意识
2019年,作为军转干部的邢健,被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派驻到仁南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随后兼任驻村第一书记。曾经的仁南村,是一个发展落后的贫困村,村党支部因长期组织凝聚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被称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党建就是生产力,党建就是凝聚力。为做好党建工作,规范党员干部行事作风,邢健落实“三会一课”、党章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到美丽乡村建设典范村庄进行参观学习;为了解决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他以身作则,每日早早到达工位,处理村庄大小事。日常,经常与村民走动话家常,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主动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身为党员,他时刻铭记肩上责任,主动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发放防疫宣传单,督促村民做好个人卫生。在整治乡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中,要求村党支部人员要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做表率、主动认领、包点到户高效完成工作。
着力优化党员结构,焕发党建工作活力。他将具有上进心、责任心,有文化且群众基础好的一些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吸纳入党组织中。目前,仁南村党支部形成了“3个3”的特色党建队伍,即3名退役军人,3名大专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3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在邢健的带动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感提高了,彻底脱帽“软弱涣散党组织”,连续三年获封“五星级党支部”称号,让党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领头羊”。
变废为宝,发展特色产业提振乡村经济
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任何主导产业一直是仁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短板。进村后,邢健开始思索以什么产业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他带领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对村情民意进行摸底,发现仁南村有80多亩的长期泡水撂荒地,因地处羊山地区,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天然水塘。“这么大的一块荒地,没有被合理利用太可惜了。”
如何利用?做什么?为探索出一条适合仁南村发展的特色产业道路,他走访参观了多个村庄的养殖产业,对市场进行一定调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进行澳洲淡水蓝龙虾养殖。
80多亩撂荒地涉及65户农户,说服农户进行土地资源整合是关键。对于初来乍到的邢健,一开始农户不信任他,对于他所说的养殖蓝龙虾项目规划更是反对的。于是,他与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多次上门宣传发动,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或转租承包地的方式参与进来,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农户的信任和同意。
在新坡镇政府的支持下,同年8月邢健完成龙虾养殖项目批复,开始修建20口龙虾养殖池塘,并找公司进行入股合作。“我们是以‘保底+分红’的模式,保证农户每年都会固定获得一笔保底收入,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2020年3月,项目正式进行投产,首轮累计收虾2250斤,实现营收10万元,农民分红5万多元。
村里有2015年建成却闲置已久的20亩儒佐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长期未利用导致杂草丛生,遍布牛羊粪便,空气里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新坡镇政府投资197万元重新修缮食用菌种植基地,通过盘活不动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番整改后,基地从20亩扩至30亩,遴选适合当地气候的猴头菇、香菇、毛木耳等菌种进行种植。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仁南村引进优质农企,在新坡镇委镇政府大力支持下加投了近400万元购置生产设备、研学相关器械,围绕农林废弃物处置、菌棒生产、食用菌种植、有机肥生产以及研学旅行五大板块,打造一个集科普教育、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蘑法生态农场,这是海南省唯一一家食用菌研学基地。“我们主打线下研学,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设了手工、食育、手作等100多门课程,每天可接待300-400名学生,全年接待人数超20万。”现在,依靠食用菌种植和研学游,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近40万元的经济收入。
一心为民,全力以赴帮扶村民脱贫增收
都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仁南村全面脱贫前,村内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为了加快实现村里全面脱贫的步伐,邢健与村干部商议,脱贫要从根本上解决。除了为他们进行危房改造外,还为他们每人每年提供800元的产业资金帮扶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岗位等。
脱贫户林英莲一家六口,3个小孩在上学,没有一技之长的她仅仅依靠种植农业,每年收入微薄,生活长期处于拮据状态。村里重新启动食用菌种植基地后,安排她进入基地工作。现在的她,不仅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种植技术,还可以通过成本价购入小姬菇,自己进行售卖,80%的销售收益自主支配,剩余的20%交到村集体企业,让家庭收入翻一番,生活质量大有改变,在2020年实现了彻底脱贫。
食用菌种植基地重启以来,为村民提供了近30个岗位,很多像林英莲这样的脱贫户,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为推动村民劳务转型,邢健主动发挥桥梁作用,利用派驻单位力量,协调在海口市建成第一家乡镇就业驿站——新坡镇就业驿站,采用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产业转型劳动力安置问题。目前,驿站登记就业人数272人,实现就业81人。
现如今,仁南村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村民收入节节高。看着如今蓬勃发展的村庄,邢健心中也是感慨万分,就像他的基层工作感言:“退役不褪志,离军不离党,栉风沐雨驻村路,雨水之情志图强。”未来将始终带着一份使命、责任和情怀,以实干和担当奋战乡村振兴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驻村第一书记的神圣使命。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