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如洗,阳光明媚,大地被烈日炙烤得热气腾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沿着三亚市区一路驾车疾驰,终于抵达了三亚崖州区高铁站。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此次采访的主人公:徐洪波。徐洪波身材矮壮,皮肤黝黑,仿佛经受过烈日的洗礼,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直爽与豪放。在他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一座安静的院落,坐下来开始了这次访谈。
徐洪波在2006年毕业于燕山大学,随后与同宿舍的5名同学一同入伍,服役于福建某部队。在部队的两年里,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挑战与困难,也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2008年,徐洪波与同时入伍的5名战友一起退役,当时他原本有机会到当地环保局工作,因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创业的梦想,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这个工作机会,与5名战友商讨后,几人决定于2009年开春一起进京闯荡。
北京创业 靠同城外卖发迹
军人具备超凡的洞察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捕捉到敌人的动向,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使他们在商业领域也能抢占先机。
初到北京,徐洪波等人就发现写字楼里面外卖业务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徐洪波跟5名战友立马注册了一个名为飞速同城外卖的公司,虽然当时技术所限,没能搭建平台,但他们借助QQ群优势,把所有商家拉入QQ群,通过扫楼的方式,对写字楼采取包楼销售模式发展业务。
“因生产食品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自己不生产食品,只对接餐饮商家来盈利。”徐洪波如是说,“当时包了几十座CBD大厦,对接了7万多家餐饮店,战友手上均有资源,加上年轻、未婚、有干劲,所以业务发展很迅速,三年毛利高达2000多万。”团队强大的执行力让徐洪波等人的事业风生水起。
正当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徐洪波女友给他们创业团队提了一个建议,如果仅发展一种单一业务一条腿走不稳,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再发展其他业务。于是,在此建议下,徐洪波跟战友们再开辟了同城快递及同城代购业务。
“起初同城快递业务发展也很迅速,可惜当时年少轻狂,赚了钱后乱花乱买、买豪车、买奢侈品等,大手大脚。完全没意识到办理同城快递业务相关许可证的重要性,后因没有办理快递企业三证,业务就被取缔了。” 徐洪波回忆说,直至现在同城快递业务依然很发达,但已物是人非。
转战上海 遭遇挫折
2014年,徐洪波与战友们转战上海,准备在上海大干一场,结果到上海调研市场后发现,当时上海同城外卖市场已经遍地开花,且当地同行实力不可小觑。
“初到上海,一没客户,二没资源。”徐洪波表示,前期开拓市场、人工、场地等各种费用支出庞大,之后因市场竞争激烈,被同行挤兑倒闭,前后共亏损了400多万,铩羽而归。团队收拾好失落的心情,注销掉上海业务后再次回京。
再回北京 又遭遇资本大鳄狙击
回到北京,学金融投资出身的徐洪波女友再次出谋划策,建议他们团队的同城外卖业务应该从线下转到线上平台发展,线下业务迟早要被线上业务取代。但徐洪波年轻气盛,认为女友不熟悉此类业务,所以没有采纳其意见。
岂料,回北京第二年,O2O外卖平台进军北京外卖市场,徐洪波同城外卖业务团队遭遇最强劲敌。徐洪波称,当时有关部门人员建议徐洪波团队可与外卖平台商谈合作,在巨大资本实力差距面前,徐洪波团队“顺势而为”,最终以300多万的价格将团队客户资源及业务打包出售给了外卖平台。
“当时北京做我们那个同城外卖的大概有十几家。我们团队是属于最早的一批,更是业务做得比较大的一个。这些外卖平台有背景、有实力,所以我们这十几家同城外卖同时都打包出售了自有业务,然后就退出了该行业。”徐洪波说,退出同城外卖行业后,为了生存,又开展同城快递业务,但该业务有个弊端就是C端需要接入员工,就容易造成逃单情况发生。比如,员工在送快递过程中收集客户信息,可以不通过公司接业务,导致逃单情况经常发生。后因漏单太多就停止了该业务。
2015年同城快递业务停止后,团队总要生存下来,于是徐洪波带领团队又注册开展了同城代驾业务,当时徐洪波团队则未意识到融资的重要性,同期注册的另一家代驾平台则是有资本没客户,于是跟徐洪波团队商谈,欲把徐洪波团队及相关资源打包购买,通过谈判两家企业决定合作,直到2019年徐洪波团队才退出代驾行业。
先后开展了三个项目,几乎每次都是业务成熟后就被资本收购,此时徐洪波团队才意识到,要做大、做强,必须对接资本。提到当初为何不愿意对接资本,徐洪波表示,当时自己年入几百万,很多资本愿意与他谈项目融资,但是当时年轻气盛,看不上资本,所以不愿对接。
赶上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风口 南下创业再起航
2018年,国家提出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吸引了大批资本和人才,徐洪波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2019年,他毅然带领团队从北京南下至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发展,并注册了星球联动(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第四次创业,研发新项目平台。然而,2020年的疫情给他的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们被困了两年多,但这段时间也让团队专心调研分析海南市场,最终找到了一条创业新思路,做线下线上资源对接平台。
徐洪波的新项目计划实现用户免费打车服务,由商家或目的地场所主动为乘客支付车费,以提升顾客体验,同时提高复购率,并解决限号、酒驾、距离远等顾客无法到店的问题。徐洪波表示,这个项目将颠覆传统出行模式,创造网约出行新品类,实现三方互利:乘客获得免费打车服务、商家吸引更多顾客、网约车司机增加收入。团队计划整合现有营运中的各品牌网约车,通过互利合作的方式,提供足够的车辆满足市场需求。此项目的目标市场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我们现在主要做B2B业务,比如一个销售型公司跟我们平台对接,可以让他们的客户免费坐高铁、飞机都可以,目前已经对接两家航空公司,只要团队10个人以上的,费用都由商家或者目的地出,然后从客户衣食住行中抽成。”徐洪波介绍,几乎所有人都是客户,比如餐饮店会主动宣传平台,因为平台可以给他们带来流量。在客户用餐时,饭店可以引导客户扫码在平台上点餐,之后享受免费坐车服务,实际上成本已经摊到餐费里面了,但可以让消费者感觉享受到了更贴心的服务。
徐洪波表示,新项目的落脚点是为线下所有行业高效快速引流。由于消费降级,餐饮店现在想尽办法引流,当前靠贴海报、发广告的方式见效甚微,有些外卖平台抽成高达30%多,很多商家也拒绝入驻,他们正是弥补了这块缺陷,通过平台给商家传送流量再抽佣的方式运营。
截至2023年,徐洪波团队研发的平台已经吸引了全国范围内共计36245家餐饮店的入驻意向。此外,该平台还与各类商家进行合作,包括会议活动组织方、旅行社、酒店、民宿以及景区等。尽管平台尚未正式上线,但经过一系列的联络和沟通,除了餐饮行业外,中大型连锁KTV、足疗中心、游乐场等商家也表达了强烈的入驻需求。目前,徐洪波团队正计划启动下一步的运营工作。
“公司团队目前有27人,加上兼职人员约40人。平台已经开发两个月了,平台总共投入100万研发成本,首付20%,前期给了20万。”徐洪波称,“我们高薪聘请了有外卖平台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他建议,现在产品迭代太快,最好做好产品测试才上线,否则上线后一旦出现Bug会影响到平台的声誉,预计三个月或半年后才能上线。”
徐洪波介绍,平台上线可能先在海南三亚市场试运营,后期再全国性逐步上线。以后主要精力会考虑在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他把项目定在海南三亚的原因是这里工薪阶层比较多,但是交通不便利,刚好给了他们业务拓展空间。
访谈间聊到,如果全面上线后,再次遭遇资本怎么办?徐洪波称,这次全面上线会委托第三方及各种渠道、人脉协助运营,而不能是自己亲力亲为,要学会借力打力,比如可以将应用软件、小程序之类的运营均包给第三方,包括服务器等。
创业事业虽一波三折,徐洪波却能在创业过程中有所斩获。他思维敏捷、意志坚定、严于律己,虽然在海南悠闲的氛围内生活,但依然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床,6年部队生涯锻造了徐洪波百折不挠的意志,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退伍不褪色”精神品格,在创业路上拼搏、进取,去追求那个联动市场的创业之梦……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