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临高县皇桐镇富雄村,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除了布满农田的瓜菜蔬果,就是农田上屹立着“替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务、帮农民增收”的标语牌,令人平添几分亲切感,也让我们对富雄村乡村振兴的进程与成果充满好奇。带着路上的所见和所思,我们采访了海南省烟草专卖局派驻富雄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兵。
张兵是1969年生人,出生地在河南,外公是个老革命,父母那辈亲戚也出过不少军人,受家庭成员经历的影响,张兵从小就对参军报国充满向往。
1989年,张兵参军入伍,跨越大半个中国到海南服役。顺利圆梦的他没有丝毫懈怠,服役期间,从普通战士到班长,一直严以律己,以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发觉自己知识水平不足后,他选择进入军校深造,毕业后兢兢业业,一路做到政治处副营职干事。15年军旅生涯的历练让他收获颇丰。
从零开始,好问好学
2003年,张兵退役转业,被安置到海南省烟草专卖局技能鉴定培训中心工作。来到培训中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张兵逐渐产生了焦虑感,“因为我们毕竟是新接触的工作岗位,以前也没干过。”为了尽早适应新岗位,张兵虚心请教老同志,向上级业务部门同事学习。“有困难就多问嘛。”凭借着不耻下问的优良品德,张兵在技能鉴定培训中心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而后,他开始辗转在不同部门任职,不断学习新的技能。2004年到烟草学会任职,负责海南烟草报的新闻报道工作,将烟草行业热点新闻、相关学术文章等刊登见报;2008年,他被调到政工处(后改为群团处),凭借自己在部队政治处的相关经验,很快地熟悉了政工处的工作,上级交代的每一项任务都圆满出色地完成,之后便一直在政工处工作了13年。
主动请缨,驻村一线
2021年5月,张兵主动请缨,来到海南省烟草局乡村振兴包点村临高县皇桐镇富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富雄村是“十三五”贫困村,下辖有六个自然村,曾经这里村民收入微薄、居住环境不好、基础设施差,海南省烟草局驻村工作队到来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道路修整、危房改造、饮水安全、路灯安装等设施建设纷纷落地。通过历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2018年,该村就完成脱贫摘帽,进入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
张兵是富雄村的第四任驻村书记,到任后的他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干部发挥内在动力,和村党支部班子、“两委”干部、驻村工作人员一起想办法出主意,积极谋划乡村振兴产业项目。
发展产业,大展宏图
2021年下半年,张兵尝试探寻富雄村村集体产业发展方向。他不局限于传统农业领域,将目光瞄准更有无限可能的新兴产业,因地制宜,最终发掘出沉香良种苗木基地和共享农庄乡村研学两个项目。
沉香良种苗木基地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支持下启动。为了规范和壮大海南沉香产业,省林科院从良种苗木认定入手,经过对海南沉香优良品种长达数十年严格筛选培育跟踪,锁定了几个结香快、品质好、易生香的珍贵海南沉香优良品种,并着力培养规模化沉香种苗繁育基地,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成一、二、三产逐渐成长的沉香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张兵“闻香而动”,带领村两委到内地沉香产业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并派遣农户去学习沉香管理和种植技术,成功将珍贵的沉香良种引种到富雄村,共引进4.2万株沉香良种苗木,56棵沉香母树。
沉香良种苗木基地采取“科研单位+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指导,行业协会及合作企业负责苗木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产品研发及市场销售,合作社和农户负责苗木生产管护,并建设富雄沉香良种苗圃产业基地服务平台,包含沉香科普馆、海南文创院临高分院、农民沉香种植培训中心等相关功能配套措施,全方位打造沉香产业链。
在张兵的考量里,富雄村位于海南省会海口市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内,地势一马平川,到处是透气性极佳的富硒红土沙壤,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在沉香良种苗木繁育方面优势巨大,种出的良种沉香在沉香市场上具备很高的竞争力,不愁找不到买家。
共享农庄乡村研学项目在富雄村下辖的自然村良利村内开展,利用良利村村貌淳朴自然,附近有临高的古八景之一——“古银瀑布”的天然优势,发展一系列的研学教育、亲子旅游、企业拓展等项目,并配套建设食、宿、行相关措施。
该项目采取合作社与企业联合负责的模式,由临高胜美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海南佑民实业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从事文化教育领域十余年,运营经验丰富,更是全国多家教培公司及学校的合作机构,对项目后续客源有保障。
目前,两个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二期建设正在谋划中,张兵告诉我们,目前驻村工作队的重点就是做好这两个项目,让富雄村发展壮大,让当地村民越来越富裕。
相关视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