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陈剑观察 -> 陈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与问题(上)

陈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与问题(上)

陈皮网
2024-02-18 10:45:23 阅读数:187202
(天道产业研究院特邀专家陈剑发表)2024年2月,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所属的《党课》杂志,刊发了笔者撰写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文章。原稿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谈问题。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杂志只谈成就,不谈问题。

本报讯  2024年2月,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所属的《党课》杂志,刊发了笔者撰写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文章。原稿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谈问题。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杂志只谈成就,不谈问题。

公众号先刊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3月份,如果能够刊发的话,常态发展公众号将谈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2014年2月,党中央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明确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2021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10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已在10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京津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这意味着,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站上了“十万亿”的新台阶,成为中国第三个跨入这一门槛的城市群。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经济体量都实现了稳步增长。根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河北地区生产总值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6万亿元,是2013年的1.6倍。与此同时,三地的产业构成也逐步优化。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2年的4.8∶29.6∶65.6,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第三产业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六成,河北也提升至接近五成。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河北钢铁产能由2.39亿吨减至1.9亿多吨,装备制造业成长为万亿级产业,营收超百亿元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到76个。

二、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实推进

三地坚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2014年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同时积极推动优质资源向津冀延伸,累计实施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

北京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修订实施新版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44万件。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约9000公顷,建设提升便民服务网点7700余个,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为确保非首都功能产业疏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津冀两地共打造了21个承接平台。其中,河北累计承接35个非首都功能疏解市场,带动北京人口疏解约9.3万人,带动河北从业人数约18.6万。天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一大批企业、项目和创新资源在津布局,同时与北京深化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加强承接载体建设,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三、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自2017年4月设立以来,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京雄城际全线贯通,“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投入使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投用。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以及部分在京部属高校、医院陆续落地。   

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编制实施,城市框架全面拉开,140多家央企机构在这里注册。新建地下管廊136公里,智慧城市规划先行,现代化城市框架逐步成型。6年多来,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白洋淀全流域3万余家“散乱污”企业被取缔,1.3万个非法排污口全部封堵。一幅蓝绿交织、水城一体的优美画卷徐徐铺展。

截至2022年3月,在雄安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占比超过八成。16家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国星网集团、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华能集团成为首批落户雄安的央企,100余家央企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从“一张白纸”起笔,如今,雄安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700多亿元。

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使命。规划建设7年多来,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正成为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3年保持千亿规模投资强度,第二批北京市级部门已陆续迁入副中心,三大文化公共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已经全面完工。副中心持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加快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巩固金融业发展势头,加快促进制造业向高精尖提质转型,加速培育头部企业集群,积极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做强做大,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为经济长期增长注入不竭动力。

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10余条跨界道路开通,往来更加顺畅;大运河通航,文旅紧紧携手;一系列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更加便捷。

五、京津冀产业协同取得新突破

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由疏解存量向共谋增量转变,锻长补短的故事不断上演。三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截至目前,产业协同入库项目超2000个,总投资达1.3万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占比超五成,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国中铁等央企、国企和部分知名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共推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五大产业集群,其中“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成为京津冀首个跨区域“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航天云网、东方国信、用友、百度、京东5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双跨+行业+特定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160家,比2013年增加了15.8%。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是2013年的1.5倍,年均增长4.5%,占全国比重为6.3%。

此外,三地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其中,北京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位推进。天津近年来深耕集成电路、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12条重点产业链,链群生态体系持续优化,产业配套完整性竞争力稳步提升,为推动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河北牵头绘制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两大产业链图谱,大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和区域产业协同。

六、京津冀协同创新步入新阶段

科技创新正不断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三地协同创新已经从早期的企业自发、政府促进、单个项目对接洽谈,走向产业融合发展下的专业服务、生态构建、系统平台阶段。据《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显示,2013—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京冀、津冀间创新指数的相对差距缩小,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2023年11月29日,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揭牌成立。三地共同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累计投入经费8700余万元,围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精准医学等领域资助177项基础研究合作项目。此外,三地还共同梳理并发布了1155家京津冀科技创新券服务提供机构(开放实验室)目录,积极推动企业或创业团队与三地研发检测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截至2022年年底,京津冀地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00多家,占全国比重达到12%。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开放港口、产业基础与北京的科研资源、科技服务业持续产生“化学反应”:以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为突破,两地整合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园区合作实现了“1+1>2”的效果。

2023年12月,三地共同发布《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提出将从深化区域产业协作、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等方面,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七、“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10年来,京津冀之间已实现京津城际、京张高铁、京雄城际、津兴城际等多条高铁和城际列车往来穿梭,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1万公里。区域公路网更加完善,京昆、京台、京秦、京雄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投用,北京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196公里。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公路里程合计达到24.4万公里。目前,北京已开通41条跨市域公交线路,运营里程达2712公里,满足三地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轨道上的京津冀”已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一道风景线。

与此同时,三地着力打造与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综合交通网络,已构建起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等在内的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实现了交通领域的率先突破。

八、京津冀绿色版图不断扩展

10年来,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成效显著,蓝天、碧水、净土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展。2013年年初,京津冀局部地区PM2.5小时浓度峰值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当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发布,明确提出要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2017年“大气十条” 第一阶段收官时,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9.6%。2022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自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降到每立方米30微克以内,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

津冀两地签订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水利部监测,同2018年相比,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2%,水位平均回升2.25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洳河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

九、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进展

10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越来越多协同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民生红利,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养老方面,京津冀民政部门坚持“同质同标”要求,着力推动区域优势互补,既补各自短板,又锻造共同长板,加快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一体化向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方面,200余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累计成立了15个跨区域职教联盟、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59所京津冀优质学校与雄安新区61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实现了县域层面全覆盖。

此外,三地还在政务数据共享、政务服务跨省同标、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拓展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如在全国首次构建三地协同适用的代谢性疾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了统一的代谢性管理中心平台和患者信息库,构建了“通武廊”三地诊前、诊中、诊后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区域内全面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

十、冬奥会助推三地融合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北京、张家口两地举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引擎。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正式通车,河北张家口到北京的出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正式进入京津冀“1小时生活圈”。京津冀区域便捷的交通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三地产业、教育、科技、医疗等多项要素的流通,带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冬奥会举办为契机,首钢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延庆建设“最美冬奥城”,张家口打造“亚洲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落户延庆和张家口,冰雪、绿色能源等产业加速发展,实现了三地产业发展互补互促。与此同时,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绿色低碳、共建共享等理念日益融入城市建设和百姓生活,京津冀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新前景。(来源:常态发展公众号)

185.png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20337.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