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热点 -> 李佐军,田惠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李佐军,田惠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陈皮网
2024-01-15 08:56:23 阅读数:158228
(天道产业研究院特邀田惠敏博士发表)由李佐军和田惠敏合著《与改革同行:中国改革开放和伟大复兴》(8卷)高尚全、吴敬琏、厉以宁作序)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此文是《与改革同行》系列2024年第2篇(2024年1月8日至14日)。

陈皮网1月15日讯(天道产业研究院特邀田惠敏博士发表)由李佐军和田惠敏合著《与改革同行:中国改革开放和伟大复兴》(8卷)(高尚全、吴敬琏、厉以宁作序)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此文是《与改革同行》系列2024年第2篇(2024年1月8日至14日)。

【作者简介】李佐军: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硕士、博士期间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田惠敏:男,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博士、博士后期间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这是一份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路线图,对于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具有重大意义。本周,国务院发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务院发布《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一、法规政策 

旨在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供应,《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发布。(2024-1-7)

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2024-1-8)

人社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要坚持普惠性,面向社会开放,扩大城乡服务覆盖范围,提高零工市场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2024-1-8)

工信部印发《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1-8)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内蒙古、吉林等14个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项目。(2024-1-8)

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按照实地现状认定地类规范国土调查成果应用的通知》。(2024-1-10)

自然资源部发布《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主要适用于省级和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修订,以及按照主体功能区动态调整要求等开展的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2024-1-11)

国改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2024-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4-1-12)

国务院发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2024-1-12)

专栏: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202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务实举措引领作用,着力促进中非发展战略对接,着力创新中非经贸合作机制,着力健全中非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着力提升中非贸易、产业、金融、人文合作协同水平,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

“十四五”规划《纲要》第12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第3节“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提出,“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丝路电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创新融资合作框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等作用。建立健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投融资。完善“一带一路”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法律服务保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意见》要求湖南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总体方案》明确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尽快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有序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国。近年来,中非贸易额持续稳定在万亿规模,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周月桂,黄利飞(2023))

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十周年。2023年6月29日至30日,在湖南召开了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创新探索 深度合作”为主题的中非经贸深度合作高端研讨会。湖南被赋予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和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项重大使命。

湖南形成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湖南模式”,即依托国家级对非经贸平台,湖南着力打造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新窗口,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湖南围绕建立对非经贸合作交流长效机制,针对中非经贸合作的痛点堵点,创新务实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打造了地方对非合作新窗口、搭建了商贸集散新平台、拓展了国际物流新通道、培育了产业集聚新生态、探索了智库建言的新模式,形成了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模式”。

近5年,湖南对非洲国家贸易平均增速30.1%。2022年湖南对非进出口556.6亿元。2023年前5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270.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4.5%。(周月桂,黄利飞(2023))

此次研讨会形成了10条建言举措,分别为强化智力支撑,完善核心区载体功能,突出推进产业合作,推进双边自贸机制对接融合,创新对非的投资合作机制,深化规制标准合作,推进中非经贸数字化合作,扩大双边的交流,打造国家级运营平台,建立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机制。(伍鹏程,刘海洋(2023))

埃塞俄比亚总理特别顾问在研讨会上表示,在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融资和进出口贸易等领域,中非合作对非洲的经济转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周晓燕表示,要把握新需求、新趋势,深层次拓展中非经贸合作领域,如推进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徐湘平提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路径要实现“五个转变”:从“输血型”为主向“造血型”转变,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从政府投资为主向组织社会资本投入转变,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强化产业合作转变,从央企国企为主向组织鼓励民营企业“抱团出海”转变。(周月桂,黄利飞(2023))

津巴布韦希望投资者投资当地矿业;乌干达希望双方在农业、渔业、采矿、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对非经贸合作备忘录、品牌出海全托管服务项目、马达加斯加羊肉进口项目、非洲橡胶进口项目、中非腰果产业链项目、纳米比亚鲸湾国家经济特区湖南园等14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262亿元,彰显中非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其中,中非腰果产业链项目拟在3至5年内打造中国最大的中非坚果产业园,实现营收20亿元以上。聚焦园区建设、农业合作、能源矿业、基础设施、金融合作、医药医疗、数字经济等对非合作重点产业,分13组就投资、贸易采购项目开展对接。(伍鹏程,刘海洋(2023))

在中非农业经贸深度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方面,“大食物观”下的我国粮食安全,减少对单一农产品的依赖,这样既能够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得到有效保障,又能够满足人民膳食结构的高质量转变。我国粮油进口来源高度集中在美国、巴西、乌克兰、阿根廷、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6国,占我国粮食进口数量的93%。非洲国家拥有着优异的农业资源禀赋以及巨大的粮食生产潜力,而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也有着坚实的基础。非洲国家拥有着优异的农业资源禀赋以及巨大的粮食生产潜力,而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也有着坚实的基础。(文春晖,漆彦,邓钦文(2023))

建议研究主题:

1.《加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2.《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3.《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从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谈起》

4.《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模式”视角》

国务院发布《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2024-1-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保障和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综合效益。(2024-1-12)

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2024-1-12)

二、重大事件

我国在极地布放首个生态潜标。(2024-1-6)

工信部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要求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4-1-8)

三、精彩观点

国家领导人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称,要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坚决防止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清理风险隐患。(2024-1-8)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1-8)

刘烈宏(国家数据局局长):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试点工程、启动大赛、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落实落地。(2024-1-7)

孙天琦(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金融管理部门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发挥好压力测试作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对新增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制度,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2024-1-8)

胡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拓未来产业新赛道,将打开高质量发展的供给空间。(2024-1-8)

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地产业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此前,住建部负责人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要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形成着眼于中长期动态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二要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包括优化开发方式、融资方式、销售方式,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制度。(2024-1-8)

赛迪研究院新型工业化形势分析课题组:2024年我国新型工业化将实现新突破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一是思想认识上更加重视制造业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发展方向上更加突出特色优势,持续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路径。三是体制机制上更加注重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各类要素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保障。四是组织实施上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2024-1-9)

金壮龙(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要破除各类市场障碍,激发优质企业的活力和优秀企业家的创造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一是发展壮大产业链骨干企业。二是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4-1-10)

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着力把经济优势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区域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动力源,同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加快构建各区域间融合互动发展新模式,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以更高层次上的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2024-1-10)

马海涛(中央财经大学校长):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该如何破题?三大领域将成财税改革重要方向:一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二是优化税制结构;三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2024-1-10)

杨继瑞(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非经济性政策虽然不直接作用于宏观经济运行,但是非经济性政策的“功能效应”“窗口效应”“传导效应”“预期效应”“渗透效应”的“错位”“错配”和“反向”,不仅会间接地影响经济良性运行,而且会产生对经济政策的削弱和抵消效应。因此,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政策系统要实现结构性协调,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得益彰。(2024-1-10)

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全球经济复苏需高度关注三大风险:一是供应链压力风险。俄乌冲突结局未定、中东冲突导致全球航运成本大幅度上升,一旦类似状况持续,将提高全球供应链压力,打击全球贸易,不利于世界经济恢复。二是贸易摩擦风险。在全球经济下行,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时,出于对国内就业和产业的保护,贸易摩擦会加重。三是政策“武器化”趋势风险。比如,加剧金融工具制裁成为常态,市场分割和对本国市场的保护使得市场“武器化”,贸易自由化的市场形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附加各种条件的“自由贸易”。(2024-1-12)

四、最新进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2023年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2024-1-7)

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布6项案例。5年来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40项。(2024-1-7)

商务部:2023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万亿元以上,仍处于历史高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对外国投资者形成长期吸引力。(2024-1-8)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4.5万公里。(2024-1-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均首次超过3000万辆,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有望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2024-1-12)

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2023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较2022年增长10.1%。(2024-1-12)

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进口17.99万亿元。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促稳提质。(2024-1-12)

202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5.74万亿元,同比少增5101亿元。(2024-1-12)

五、热点述评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拐点还未到。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真正推动量变到质变,需要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

首先,《意见》锚定了目标要求: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其次,《意见》提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是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五是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六是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七是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最后,《意见》从不同角度提出一揽子激励性政策举措:一是改革创新方面。推行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治理与排放水平绩效分级。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完善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激励政策,支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二是市场机制方面。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综合考虑企业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是公众参与方面。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四是科技支撑方面。创新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被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此次《意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实现“十四五”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本次《意见》从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三方面提出了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的具体举措,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是一份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路线图,对于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建设美丽中国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一是重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二是重点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三是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四是重点运用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五是重点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2024-1-8/2024-1-14.

[2]《光明日报》图文数据库,2024-1-8/2024-1-14.

[3] 学习强国APP,2024-1-8/2024-1-14.

[4]万得数据库,2024-1-8/2024-1-14.

[5]经济日报,http://share.jingjiribao.cn, 2024-1-8/2024-1-14.

[6]中国经济时报,www.cet.com.cn,2024-1-8/2024-1-12.

[7]科技日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 2024-1-8/2024-1-12.

[8]经济参考报,http://dz.jjckb.cn, 2024-1-8/2024-1-12.

[9]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各大部委网站.

[10]伍鹏程,刘海洋.打造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样板”[N].国际商报,2023-7-4.

[11]周月桂,黄利飞[N].务实建言助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湖南日报,2023-7-2.

[12]文春晖,漆彦,邓钦.中非农业经贸深度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N].中国投资(中英文),2023(Z1):98-10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2,126.

[14]李海楠.全球经济复苏需高度关注三大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24-1-12.

[15]杨继瑞.五问: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如何保持一致性?政策体系要实现结构性协调[N].中国经济时报,2024-1-10.

[16]王丽娟.四大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势能[N].中国经济时报,2024-1-8.

[17]向家莹.重磅文件发布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敲定[N].经济参考报,2024-1-12.

[18]张维.我国将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七大重点任务一揽子激励性政策举措推进美丽中国建设[N].法制日报,2024-1-14.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20269.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