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章娜)连日来,鄱阳湖水位稳定维持在12米枯水线以下。11月2日,本报全媒体记者从水文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继水位两次跌破12米枯水线后,10月21日,鄱阳湖水位再次跌破12米。随着立冬节气的临近,雨水将进一步减少,湖区已进入稳定退水期,标志着鄱阳湖今年正式进入枯水期。截至2日上午10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已跌破11米线,并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据了解,在鄱阳湖“枯涨丰退”的水文节律中,1~7月水位上涨,8~12月水位消落。在2022年8月6日,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枯水线,退至11.99米,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当时,2022年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
据水文部门分析,今年的鄱阳湖水位于7月20日首次在丰水期跌破12米枯水线,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退至12米以下的年份;之后,鄱阳湖水位涨跌交替,于9月10日再次跌破12米。
9月底、10月初,受降雨及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止跌回涨,于10月9日上涨至13.6米以上后开始持续回落,10月21日再次跌破12米枯水线。随着立冬节气的临近,雨水将进一步减少,湖区已进入稳定退水期,标志着今年的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据省水文监测中心通报,11月2日上午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11.01米,比1日下降0.12米,五河入湖流量1300秒立方米,出湖流量2120秒立方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1080平方公里(比去年大846平方公里),容积22.1亿立方米(比去年多14.8亿立方米)。同日上午10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线,下降至10.99米;当日下午1时水位又降至10.98米,并继续保持下降态势。(来源:江南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