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热点 -> “互联网+”打开就业新空间

“互联网+”打开就业新空间

陈皮网
2022-05-04 11:13:54 阅读数:165383
提供广阔舞台,带来更多机会

  本报讯(记者李雪钦)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供应链管理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互联网领域一个个分工精细的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与互联网的相互塑造中成长,快速兴起的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大量新职业,集聚了大量灵活就业青年,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青年的更多机遇、更多选择。

  新岗位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互联网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职业。

  “人工智能训练员就是让AI更聪明、更懂人,更好地为人提供服务。大家熟悉的天猫精灵、小度智能屏、小爱同学等智能产品背后,都有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身影。”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刘晓伟说,设计之初的AI机器人产品就像刚出生的孩子,需要人工智能训练师来“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培养和训练,帮助AI机器人“长大成人”,让其有足够的智慧,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我很喜欢被称为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个头衔有一种时尚、前沿的气息。”刘晓伟说。

  根据手机地图显示的位置,走到一座办公楼前拍照;进入办公区,找到公司标识拍照并上传;联系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等,核对相关信息……一系列操作下来,“90后”北京小伙子聂北北完成了一单任务。听起来像是玩寻宝类游戏,实际上,作为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审核员,聂北北在对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很享受这份工作,同时我们得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认真审核,每天要完成几十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求职者少走弯路。”聂北北说。

  时春蕾是一家食品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师,她这样介绍自己的职业:“供应链是一个系统,与此相关的岗位包括采购、制造、物流配送、仓储、计划、客户服务等。以前这些岗位都是‘单兵作战’,现在供应链管理师需要与相关部门‘多线并战’,从大数据中确定价优质好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降本增效。新职业对我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运营和管理好公司的供应链来提升竞争力,是我还需要提升的地方。”

  专家认为,依托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灵活多样的新职业应运而生。技术创新促进了新职业的涌现,新职业的兴起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

  求职者选择更丰富

  陈苏娅是某高校纪录片专业的硕士,上学期间常在视频平台上传自己的生活日常,吸引了不少粉丝。毕业后,她选择做一名专职的“视频创作者”。

  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因为工作时间、地点和方式的灵活性,成为不少年轻人获得收入、实现个人价值的好去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日前发布的《短视频平台促进就业与创造社会价值研究报告》显示,某短视频平台共带动就业机会总量为3463万个,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共2000万个,主要来自内容创作者的就业机会。

  “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降低了人们就业的门槛,年轻人学习能力快、创意多,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在数字经济领域进行创新,创造出一系列有价值的作品、产品,为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数字经济以市场为主导,一业带百业,并能实现全场景穿透,可以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就业岗位。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型平台就业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副业创新。

  “应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优势,最大化地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就业机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认为,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升的重要途径。

  新兴行业快速发展,也对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利好。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招聘需求较多的行业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

  让灵活就业者更有干劲

  每天清晨,看着一箱箱装有李干、蜜饯等土特产的包裹发往全国各地,福州市的“带货主播”陈女士感到很欣慰。从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到瞄准网络直播,她的红火生意背后离不开刻苦钻研和系统培训。原来,为帮助从业者更快掌握新技能,解决“播什么、怎么播”的直播带货难题,福州市人社局安排1000万元技能提升专项资金,开展万名互联网营销师培训。陈女士学会直播后,网店营业额明显增长。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在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平台搭建等多方面为新职业保驾护航。

  例如,人社部已发布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信息安全测试员等一系列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定期发布新职业及其相关信息,具有多重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相关职业的声望和从业者的荣誉感、认同感,吸引更多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投身其中。”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主任田永坡说,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发布,让相应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更加明确、规范,可以促进相关行业和就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电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行业迅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工作时间灵活的兼职岗位,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据了解,不少年轻人在积极从事灵活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存有一些顾虑,比如职业发展稳定性不够、职业前景缺少长远规划、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等。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说,有关方面应加大对新职业宣传介绍,提升新职业的社会认知度,引导人才有序进入新职业;加大培训资源供给,完善新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帮助从业者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及时完善相关保障政策,加强对新职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相关部门对于新职业人群的保障措施逐步完善,让灵活就业者更有干劲。2021年7月,人社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做出明确要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动力足、潜力大、空间广,未来有望吸纳更广泛的就业群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认为,把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将继续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助力调整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开拓更多更广的就业空间。(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15423.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