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网3月25日讯 屯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哲安,2004年从屯昌考入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公安消防总队,2010年5月入党,2017年转业至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地震局)。2018年4月,经县委组织部选派驻南坤镇山塘村。2019年3月21日,调入新成立的屯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任山塘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驻村期间,王哲安在县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获得2018年屯昌县脱贫攻坚大比武第三名、2019年屯昌县脱贫攻坚大比武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2018年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干部。2020年,山塘村人年均纯收入10500元。
加强队伍建设
山塘村位于南坤镇西南部,是一个黎苗少数民族村。下辖新丰、新兴、新安、南安、山塘等5个自然村,分为5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7282亩,其中耕地6612 亩。常住人口241户1118 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118人。
王哲安2018年4月驻村时,尚有9户24人未脱贫。经过帮扶单位和他的努力,2019年底山塘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
王哲安是从地方院校入伍的学生兵,懂得“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他常说,我是第一书记我带头,我是退役军人我先行。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他努力学习当前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好的经验做法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知识。
王哲安坚持不懈地打造政治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战的扶贫队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党员3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
在局领导与镇脱贫攻坚大队的指导下,村委会成立了脱贫攻坚中队、自然村设立脱贫攻坚小队,三级战斗队成员共14人(含8名帮扶责任人)。
他坚持驻村+周例会+督察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驻村管理制度,利用“钉钉”签到系统及时加强人员管理,所有驻村干部周一至周五吃住在村、靠前作战;认真落实周碰头会制度,通过碰头会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听取工作进度汇报、研究部署工作等,压紧压实五级书记带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责任,落实“村书记遍访”工作,解决贫困群众困难。
扎实精准帮扶
王哲安驻村后,积极组织工作队、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入户动员危改户开工建房,达到“有门有窗、内外批荡、有厨有厕、通水通电、屋顶防水”的“5项直观要求”。截止2019年底,山塘村24户危房改造户,按时顺利完成并入住。
为确保全村各学段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入学,王哲安带领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经常入户宣传政策,帮助2019—2020学年小学、初中、中职等各学龄段的在校贫困学生36人全部领取教育补助金,4名中职学生“雨露计划”补助全部帮助完成申报。
在落实基本医疗保障措施方面,王哲安申请为全村118名贫困人口代缴了新农合及商业健康保险,贫困户参合率达100%,并为68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购买新农保;配合卫生部门为4名慢性病贫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联系县内定点医疗与全村118名贫困人口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报销14人次89765元,档外特困户患者报销有24人次43209 元。
王哲安把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落实安全饮水保障措施。经多方协调,2018年完成建设山塘村供水工程、新丰村供水工程等两个饮水工程,严格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消毒。山塘村集中供水的有15户,单人单井供水的有13户。为确保28户贫困户水源充足及饮水安全,镇政府每年联合县水务中心对贫困户的水质安全进行检测并出具饮水安全报告。
山塘村贫困户有普通劳动力68人,按照“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理念,王哲安积极推进就业帮扶措施,引导家庭条件允许的40人外出务工,并指导帮扶责任人为其争取务工补助14.4万元。为家庭条件差的贫困户安排保洁员、护林员,公益性专岗、防疫临时岗等公益性岗位,全面提升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山塘自然村贫困户王永兴夫妇,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香蕉、益智等经济作物。自纳入贫困户以来,在驻村干部的积极引导下,夫妇二人都到就近的橡胶厂工作,坚持每天上两班16个小时,下班后还回自己家的林地割橡胶去卖。凭着勤劳的双手抚养两个孩子读书,一砖一瓦建起了一栋砖瓦房。危房改造时,由于他家的房子质量较好,被鉴定为B级,无法享受危改的利好政策。王哲安不忍心如此勤扒苦做的一家人依然生活在贫困中,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个村级公益性的专岗,解决了他家的实际困难。
为改善山塘村生产道路路况差的情况,王哲安积极向县民族事务局争取资金建设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31.4万元,完成2200米生产道路硬化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并完成污水池的选址协调工作。
深度脱贫攻坚
为扎实推进产业帮扶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王哲安引导村民成立了坤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及槟榔、益智、金椰子、水稻等多个互助合作社。其中,专业合作社争取县民宗局支持,共投入资金40万元发展黄牛养殖帮扶项目,惠及22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
互助合作社在两年间主要帮扶槟榔、金椰子、益智种植及鸡、鹅养殖等特色产业,投入资金18万元,惠及59户次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及档外低保户。
村委会与屯昌天之虹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合建黑猪养殖小区,投入资金190万元,建设规模1000头,每年盈利3.5万元。
为保障橡胶产业的收益,为28户贫困户及档外低保户的248亩橡胶进行参保,投入资金约2.67万元,获得2019年度橡胶保险理赔的贫困户共24户,理赔金额共2.5558万元。
对2019年度产业纯收入达到4000元的贫困家庭奖励1000元,共奖励20户2万元。
王哲安不断健全互助合作社治理结构,完善各项制度,推动运营规范化。探索通过信贷、村民持股等形式,拓宽互助合作社资金来源渠道。切实执行分红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奖勤罚懒”机制,不断转变贫困群众的观念。山塘村脱贫攻坚项目库中,有“产业到村、产业到户、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村生活条件改善、村基础设施”七大类。其中,2018年投入资金170.6192万元,已实施项目20个;2019年投入资金162.46万元,已实施项目59个;2020年投入资金234.14万元,实施项目43个。
调动内生动力
为调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王哲安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通过宣传栏、广播及电视等宣传媒介,经常性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全体合作社员扎实开展好线下教学工作,采取观看技能培训视频及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合作社员劳动技能。
规定每周一晚上贫困户参加电视夜校学习生产技术、扶贫政策等相关知识,将贫困户中存在懒散、脏乱、酗酒、不孝、买私彩等情形且屡教不改的对象纳入重点人群治理对象,针对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需求,组织了共28户28名贫困劳动力参加学习培训;对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贫困群众给予惠农超市积分奖励并凭积分兑换物品,受益贫困户7户;实施道德红黑榜,表现优者上红榜、表现劣者上黑榜。
为开展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王哲安建立了风险台账,通过动态更新及时掌握其家庭成员、收入、生产生活情况变化,将致贫返贫风险降至最低。
2019年3月,王哲安提前谋划、提早部署,成立了村级乡村振兴工作队,围绕着治土、治养、治烧、治水的“四治”工作逐步推进村级环境卫生治理,协调资金40万元用于支持、保障工作开展,注重村级主要路段的美化、绿化,营造良好“第一印象”,在主要入村道路两旁均完成铺草固沙共计1千米。在“厕改”工作中下大力气,超额完成了任务。落实“门前三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家禽家畜圈养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此工作中,王哲安还探索出了利用危改拆旧的废石废料在重点路段建立挡土墙等典型经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