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热点 -> 海南省退役军人系列故事《戎耀党旗》之057|张科国:用拼搏人生书写家国情怀

海南省退役军人系列故事《戎耀党旗》之057|张科国:用拼搏人生书写家国情怀

陈皮网
2022-03-01 10:15:54 阅读数:170252
在张科国布满日常工作照、读书感悟的社交动态中,一则《健康工作60年》的自述,显得与众不同。

陈皮网3月1日讯 在张科国布满日常工作照、读书感悟的社交动态中,一则《健康工作60年》的自述,显得与众不同。他这样写到:俗话说30年活东,30年活西。30年前的今天为了“温饱梦”来到三亚,“服兵役12年+创业18年”,站过岗、种过菜、养过猪、捡过垃圾、跑过摩的、打过工、创过业、评过先进、挨过处分,干了不少事、办了不少证、吃了不少苦、流过不少泪、欠了不少账……

30年来见证了祖国的伟大飞越,在逐梦的过程中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自己也是水涨船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家长、朋友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此前我还以为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今才觉醒是自己幸运生活在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因为:成功=幸运儿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对了合适的事。

前30年为“温饱梦”而奋斗,后30年为“强国梦”而拼搏,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教子,尽己所能助力民族复兴,复兴不必在我,复兴必定有我。

这简单直白的寥寥数语,却道尽了张科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入伍,改变命运

16岁的年纪,应是徜徉书海,做校园里的一名莘莘学子;但16岁的张科国,却早早的进入军营,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当时家里非常穷,全年靠着政府的救济粮度日,印象中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穿着别人捐献的衣物。”面对家徒四壁的家庭,小小年纪的张科国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入伍,改变命运!

13290573965417306.jpg

有过几年习武经历的张科国,很顺利的通过了当年的征兵考核。1991年年底,他孤身一人从重庆的一个小山村辗转来到了三亚,1992年正式入伍,成为三亚海军某部的一名新兵蛋子。刚进入部队的张科国,就给自己定下了三条铁律:保持身体锻炼、拼命学习、拼命挣钱。“我很清楚自己的未来想要什么。”

服兵役期间,张科国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和享乐。除了日常的训练工作外,在休息之余,他还进行了函授学习,学习企业管理、法律、书法等课程。“我深知自身的知识匮乏,也清楚的认知到自己没有强大的背景,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除此以外,他还兼职部队里各种能挣钱的工作,种菜、养猪、砍柴、打草……将挣到的钱一部分打给家里外,另一部分存定期将来创业。每天24小时,张科国恨不得过成48小时。

2003年年底,张科国转业复员,原本应该回到家乡工作的他,却选择了继续留在三亚。那时的他,通过在部队的12年努力,已在三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产。“我想留在三亚继续拼搏,将我们家的生活质量再提高。”

赤手空拳“踢”出创业路

起初,张科国先后找了两份商会的工作,但几个月下来,微薄的工资仅仅只能解决个人温饱问题,想要改变家庭的命运,似乎变得遥遥无期。于是,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说干就干,有过几年习武经历的张科国,决定开设一个武术训练班。2004年6月初,他租用了当地一家健身房,办起了武术教学。依靠着扎实的基本功以及退役军人的背景,张科国很快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信任,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员。“至当年12月我大概招了有近50名学生。”

越努力越幸运,初尝创业成功的张科国,在这个时候也迎来了自己创业路上最重要的一位贵人“邢志阳”,海口新精英跆拳道馆馆长。邢志阳建议他转型做跆拳道,在邢志阳的引导及帮助下,张科国办起了跆拳道馆。作为三亚首家道馆,张科国道馆的知名度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市,首批生源一下招了100多人。但好景不长,跆拳道馆做了一个月,租用的健身房就倒闭了,张科国也面临无场地教学的境地。

13290574287443382.jpg

一般情况下,年关期间找租用场所本是不易,何况要找到一个能容纳百余人的场所,更是难上加难。可对于经历过苦日子,在部队里摸爬滚打、刻苦磨练12年的张科国而言,怎么可能就此认命。凭借着永不畏难的精神,以及早已练就特别能吃苦、能拼搏的顽强作风,张科国在大年三十这一天,终于签订了一处合适的场所,计划着正月初四开始进行装修,正月十六正式投入教学使用。

正当张科国对未来满心期待之时,不料命运又给他出了难题。装修评估出来所需费用是10万元,这对于创业起步期的张科国而言,实在是一笔巨款。为了筹集这笔装修款,亲朋好友借了个遍,最后依然相差2万块。不得已,他只能去借高利贷,面对高额的利息也只能咬咬牙坚持着。就在一切即将尘埃落定,临近装修结款却被告知费用是15万,不得已的张科国只能再度花费精力和金钱,利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05年2月,经历重重困难的道馆终于如期开馆。在前半年的运营中,是张科国压力最大的时候,不仅负债累累,还要对道馆的未来劳心费力。半年后,道馆的运营逐步好转,张科国脸上的笑容才逐渐舒展开来。同年七月,三亚市跆拳道协会成立了,张科国被推选担任协会会长。

经历了3年的发展,2008年,张科国带队第一次代表三亚市参加海南省运动会。这一场大赛,让张科国的跆拳道馆一战成名,参赛的10名学员中,有9个是获奖的。

“这次比赛改变了三亚市政府对我们道馆的印象,后续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的道馆。”之后的每一年,张科国的团队作为三亚唯一代表队,代表三亚参加全省、全国各种比赛,并远赴韩国、香港、台湾等地进行交流比赛。

不仅如此,张科国创办并连续11年承办了海南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2011-2021)、2013-2014年承办全国跆拳道比赛、2018年海南省运动会承办跆拳道项目,2009、2011、2012年被国家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多次被三亚市政府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及个人,他本人2013年至2017年任三亚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张科国的跆拳道馆,每年发展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规模已发展至2000名学员,设立了10个校区,不仅有跆拳道课程,还增设了篮球教学,遍布三亚、海口、重庆等地。

建设自己,不断拼搏

面对如今的成就,张科国始终不骄不躁,在他看来,他的创业使命才刚起步。就像他自述中提到的:“前30年为‘温饱梦’而奋斗,后30年为‘强国梦’而拼搏。”

“服兵役12年+创业18年,我已经实现了我的‘温饱梦’,给予了家人好的生活,现在的我正值青年,未来的30年,我想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实现强国梦,张科国已早早的做好规划:“建设团队,培养更多的体育优秀人才,立志把企业做成‘成就他人的舞台,建设心灵的场所’”。

13290574188400428.jpg

想要成就团队,首先要做好自己。张科国准时5点起床,进行晨练和阅读。“这是从部队一直保持到现在的习惯。”在他看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好的身体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阅读能丰富学识,开阔眼界。把学习和锻炼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必需品、每天坚持一小时。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同时也要有获得快乐的能力,保持好良好的身心健康,唯有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健康的人才能做出健康的事业,才能成就对社会有益的目标。

在张科国分享的社交动态中,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的浓烈,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对读书一事,颇有自己的心得。不同于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张科国讲究的是“百术不如一精”的阅读体验。一本书他可以读上百遍,每一次阅读,他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不仅如此,在开车的时候,他钟爱听电子书。学习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张科国常说,以前是拼命追求物质,现在是努力提升自己。“我看见身边太多人获得了一定成功后就止步不前,渐渐的就会被社会淘汰,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做团队也一样,身为创始人,你就是团队的引领者,你要不断的学习,做到思想延伸、格局放大,眼界提高,才能够很好地引领他们。”领导给团队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断地建设自己成为他们的榜样、人生的灯塔。

由于是军人出身,张科国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对道馆进行管理。日常训练口号是高标准、严要求,训练服装是部队海魂衫,新进入的学员还要进行军训,从企业文化,日常训练服装到教学体系,都贯穿着部队的元素。在教练员招聘环节,张科国更是严格选拔,品德好、态度积极、技术过硬是必备的三个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建设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

张科国时刻告诉自己,要始终记得军旗的主色调——红色,牢记部队领导的嘱托,时刻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无论身于何地,处于何处,都要继承部队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拼搏,做一名“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老兵。(吴海燕)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14722.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