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财经眼 -> 税费怎么减?民生如何保?支出如何发力?——财政部详解当前财政热点问题

税费怎么减?民生如何保?支出如何发力?——财政部详解当前财政热点问题

陈皮网
2022-02-24 09:03:00 阅读数:161190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都关系着国计民生,回应着百姓期盼

本报讯(记者申铖)减税降费怎么推进?民生如何保障?财政支出如何发力?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等相关负责人一一回应。

  2月22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减税降费力度更大 多项优惠政策延续实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在刘昆看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贯穿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减税降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大发力点。2021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达1.1万亿元,重点支持制造业升级、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发展。

  2022年减税降费如何推进?“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市场主体会有更多获得感。”刘昆说。

  一方面,今年将延续实施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及早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和科技创新,研究出台精准帮扶措施。

  “今年还将注重减税降费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联动,握指成拳,形成纾困发展合力。”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说。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介绍,下一步,财政部将精准聚焦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进一步加大税费优惠力度,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2020年12月17日,福建省德化县冠鸿陶瓷有限公司的陈兰花(右)在浔中镇阳光社区减税降费辅导联络点咨询减税降费政策。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真金白银”保民生 直达资金显成效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全国教育支出3.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卫生健康支出1.92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61亿元……2021年,“真金白银”保障多项关乎百姓利益的政策落地见效。

  “财政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人民需要和财力可能,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刘昆说。

  财政直达资金发挥“一竿子插到底”的优势,坐上“直通车”,直接惠企利民。2021年,中央财政共下达直达资金预算指标2.8万亿元,实际支出2.67万亿元。

  资金精准滴灌效果明显,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直接用于就业方面的支出超过510亿元,相关直接惠企支出累计超过60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66万余家。

  “今年,我们将认真总结已有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直达资金范围,完善直达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确保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许宏才说。

  财政支出保障重点 政策发力更加靠前

  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财政支出精准发力,力度不断加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

  “2021年,全国科学技术支出0.97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有力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刘昆说,另一方面,创新完善政策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出台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支持实行“揭榜挂帅”机制等,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2021年全国财政生态环保投入8210亿元,出台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强化税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控作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重要工具。许宏才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这就要求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据介绍,财政部已在去年底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今年1月,地方已组织发行了新增专项债券4844亿元,全部用于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督促地方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许宏才说。(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14663.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