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网 -> 资讯首页 -> 文旅界 -> 中国影视IP何时能“环球”?

中国影视IP何时能“环球”?

陈皮网
2021-08-29 11:17:20 阅读数:174270
北京环球影城将于9月1日正式开始试运行,这意味着筹建约20年、修建近7年的北京环球影城,终于进入营业阶段

本报讯(谢若琳)北京环球影城将于9月1日正式开始试运行,这意味着筹建约20年、修建近7年的北京环球影城,终于进入营业阶段。这座世界第五家、亚洲第三家环球影城,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自2013年《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国内主题公园迎来一轮投建热潮。国际主题公园巨头纷纷布局中国市场,2015年安吉HelloKitty主题乐园开园,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2020年上海乐高乐园确定落户金山枫泾;2021年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同时,梦工厂主题乐园也在筹划阶段。

  中国游客没有辜负国际巨头。上海迪士尼开业第一年就接待了超过1100万名游客,并在当年实现收支平衡。今年,上海迪士尼宣布提高门票价格,与开园时的售价相比,最低票价和最高票价累计涨幅分别为18%和54%。从票价来看,国际乐园的单日票价约在500元以上,售价明显高于国内本土乐园(200元左右)。

  游客为何仍旧趋之若鹜?归根结底是好莱坞文化的成功输出,游客期待环球影城时,更多的是在讨论“哈利·波特”“小黄人”这些IP,而非“过山车”“海盗船”等游乐设施。随着竞争加剧,差异化、主题化明确的乐园更能收获游客青睐。仅凭基础的游乐设施,或许能在单一城市实现较好的商业化,但却难以树立起连锁的IP品牌效应。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也从不缺好IP好故事,游戏层面有“仙剑”“大富翁”“原神” 等,影视层面有 “喜洋洋灰太狼”“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等,还有动漫领域的“哪吒”“大圣归来”“阿狸” 等,都是极具国民性的经典IP。

  那么,中国的IP为什么没有支撑起一座“主题”输出的乐园?

  笔者认为,一方面,主题乐园投资巨大,过去十几年有能力的开发商大多出自地产行业,其根本目的还是搭售周边的旅游地产,当销售任务完成后相关的故事就讲完了;另一方面,中国影视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工业化,IP的持续输出能力不稳定,比如光线传媒“封神宇宙”中《姜子牙》明显逊色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系列IP的水平差距过大导致部分粉丝脱粉;此外,中国IP衍生品严重缺失,周边产品开发严重滞后,这导致粉丝没有养成对内容周边的消费习惯,如果仓促将中国IP主题乐园化,风险过大。

  在过去几年笔者采访中,至少有5位影视公司掌门人提出要做“中国迪士尼”,致力于打通全产业链。但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庞大的市场与能力支撑,不妨先做“中国的环球影城”。

  环球影城的经典IP中,“小黄人”“侏罗纪”出自环球影业;“功夫熊猫” “变形金刚”分属关联公司梦工厂、派拉蒙,而最受欢迎的“哈利·波特”的出品方是华纳兄弟。这些IP大多是系列影视作品,衍生品也经历了市场的考验,环球影城将其汇集在一起,才组合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70年前,中国汽车产业在一无所有时,引进国外技术成立合资公司,尽管在中外合资中,中国始终在股权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汽车品牌为撕下“低端”标签付出了艰苦努力。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不能依赖于“中国主导合资,靠国外IP带动流量”的老路。中国影视企业应该树立长线品牌意识,摒弃赚快钱思维,在浮躁的娱乐环境中练好内功,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内容,打出本土文化组合拳。(来源:证券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 陈皮网(www.chenpe.com)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npe.com/news/312274.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