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铅厂镇石罗村新安子钨锡矿重新披上“绿装”
新安子钨锡矿始建于1978年,是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4座主要生产矿山之一。早年,矿区生产与建设对山体有部分开挖,旱季,尘土飞扬,雨季,滑坡泥石流常发,裸露的地表如同“皮肤恶疮”。
近几年,崇义县铅厂镇石罗村新安子钨锡矿加大对选矿厂和废石场周边山体的整理,以及截排水系统、覆土复绿等工程实施,绿色已经成为该矿山的最亮底色。
“见缝插绿”“口袋绿地”随处可见。崇义县铅厂镇石罗村新安子钨锡矿的办公生活区种上了各类花卉、苗木,花坛、绿篱等构成宜人空间。生产区周围分布了小灌木和草坪;选矿厂四周树木茂盛;尾矿库内及坝下,数十亩特色矿山脐橙园跃然眼前。
“哪里有合适空地,我们就种上合适的花草果树。”邹松林说,通过“拆旧建绿”,修建挡墙、削坡放坡、覆土植树等措施,新安子钨锡矿目前已完成矿区植被恢复面积达70多亩。
在政府引导下,新安子钨锡矿加大“边开采、边保护、边治理”力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对废石和尾矿的处理和资源化,该矿部实施了尾矿干排技术,尾矿不再进入尾矿库。
今年,该矿厂废石综合利用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堆积的尾矿和废石,均被加工处理成为建筑石材。该车间处理能力为每班800吨,有效降低了废石场堆放场地征用林地的面积和成本,同时“变废为宝”促增收。
“生态修复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也进一步压实环境责任,将‘绿色矿山’的品牌越擦越亮。”崇义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股的张书仁说,作为一名矿山综合整治工作专班人员,他感觉任重而道远,要让各大矿山重新披上“绿装”,需要久久为功。
近年来,崇义县统筹抓好县域内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紧盯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指标,指定工作专班,专门跟踪督导各矿山企业加快矿山环境修复,确保完成矿山修复工作高质量推进。
今年以来,崇义县持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完成47.46公顷,完成年内任务数的118%,相关矿山企业生态修复总投入资金达1024.01万元。
目前,崇义县48.78%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列全省第10、全市第1位。该县积极组织开展“三区两线”、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清查工作,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和废弃矿山治理,计划在三年内完成治理。(来源:客家新闻网)